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重点播报 > 正文
学者称高房价制约幸福感 建议六方面制定评价指标
http://wmf.fjsen.com 2011-01-21 09:3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指标不可过多强调非经济因素

关于幸福指数评价体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因为每个人的幸福感觉不同,制定评价的指标是否能够真实反映人们对幸福感的感觉,一直是研究幸福指标评定的核心内容。

对此,福建社科院副院长黎昕认为,在构建我省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时,必须综合反映我省实际发展情况,决不能忽视经济发展,过多强调非经济因素。在他看来,指标体系和GDP不是对立的,也不是要取代GDP指标,二者是统一的。

他建议,可以从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家庭状况、职业状况、社会状况、环境条件等六大方面来构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这六方面的权重应有所区别和侧重。”黎昕进一步解释,经济状况、健康状况作为首要部分,权重最大;家庭状况、职业状况作为中间部分的权重考虑;社会状况、环境条件作为次要部分的权重考虑。

避免群众“被幸福”

会上,有学者认为要避免将幸福指数绝对化、扩大化、简单化和庸俗化,“幸福指数不是一个筐,不能什么都往里装,政府更重要的是要倾听百姓的呼声,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幸福。可以说,为百姓求福祉是政府的职责,幸福指数与其说是评价指标,毋宁说是发展思路。”

黎昕就建议,可将幸福指数评估体系纳入我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范畴,发挥幸福指数对实践科学发展的价值导向、评估、监测、调节、激励等作用。

与会专家认为,幸福指数评估体系的建立应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不可将学者自身的感受加到群众身上,使群众“被幸福”。有人提出可由政府主导、社会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运作方式。即由政府制定幸福指数工作体系并组织实施,客观指标测算和评估由统计部门负责;主观指标测评由政府委托社会机构负责运作;工作方案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全过程的监督。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