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19日。
2011年春运正式启动。
公众的目光,又在归家的人们身上聚焦。
春运这场大迁徙,不需要任何渲染,就会牵动人们的心灵。原因很简单,春运与人的尊严、权利、安全、情感等元素息息相关。正因如此,这些年,春运始终都被公众视为年度大考,来审阅相关公共管理的能力与品质。
今年关于春运的盘点,有两个发现值得关注。一是变化与进步贯穿20载春运之始终, “春运痛苦指数”也在逐渐下降;另外一点是,网友发现在铁道部回应解决一票难求的时间上,这些年前后矛盾。
看到进步,也看到存在的不足,这是民意的理性表现。“春运痛苦指数”在下降,这说明相关部门在努力,而且收到了一定成效。而对公众来说,对春运的最大期待,无疑是尽快实现由“伤心之旅”向“幸福之旅”的转身。
从这个意义上讲,春运应彻底抛弃“痛苦指数”转向“幸福指数”。也就是说,不能满足于现在的进步。事实上,诸如“少年站62小时回家过年”之类的情境,依然是今年春运令人心悸的表述。这也意味着,解决“一票难求”,让旅客走得快,走得好,已经是时不我待。
“2015年,一票难求成历史”,铁道部的最新表态,把时间又往后挪移了3年。尽管相关官员称,“基本解决”和“完全解决”春运难,并不是一个概念,前后说法并没有自相矛盾。但是,可以肯定,没有人愿意过多纠缠于这些概念语词。
公众的焦虑是应该被理解与尊重的。谁都清楚,这两年,中国已经进入高铁时代。特别是最近,大量新增开的高铁陆续投入运营,中国交通运输能力也实现了重大突破。不难想象,如果这些作为公共产品的铁路,都能够在春运中实现最高效率的运行,就可以让更多回家的人们走得快,走得好。问题是,相关部门能不能痛下决心,通过让利于民,还利于民,来实现公共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平衡呢?
春运,是一块巨大的经济蛋糕,在相关利益驱动下,其中必然涉及复杂的博弈。然而,我们又必须看到,春运不只是个经济问题,它还是维系着庞大流动人群的人身权、财产权、健康权等等权利的社会问题。在权利与尊严面前,在公共安全与公共秩序的强大诉求面前,能不能通过最大程度的站在公共利益立场上,来实现对有限资源的最高效调配呢?
一年又一年的春运,人们都在苦盼“一票难求”的结束。正因如此,真正尊重民意,就应该从“基本解决”和“完全解决”的概念语词纠结中走出来,真正去理解民意诉求解决“一票难求”的强烈急迫感,痛下决心,尽快让春运真正成为回家人们的“幸福之旅”。(单士兵)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1-01-19网帖曝史上最强春运防盗秘笈 网友纷纷夸赞感谢
- 2011-01-18石狮开展“文明交通 平安春运”主题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 2011-01-18厦春运志愿者名叫"暖阳阳" 19日起火车站帮扶旅客
- 2011-01-17春运何时不再"一票难求" 铁道部给出时间表: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