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漳州:一个民间组织的"救狗史" 5年救助200多条狗
http://wmf.fjsen.com 2011-01-13 15:59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希望能建流浪宠物收容所

平时,保护中心的义工们做了许多宣传工作——— 发传单、搞活动、组织义卖等,这些不需要场地,但是他们做的救助工作却急需场地。

小康介绍,救助基地搬了很多地方,“靠市区太近,经常有人投诉,我们曾经两年时间搬了6次家”。

现在,在龙海市九湖镇,保护中心租了民房作为基地,养了40条狗,但是其实只适合容纳20条。“现在有台商愿意资助我们,但合适、够大的场地比较难找。”小康说。而义工们更大的愿望是政府部门能够出资建设一个流浪宠物收容所。

特写

政协委员杨丽华:既保护文物又保护动物

杨丽华,供职于漳州市文管办,漳州市政协委员,义工们笑称她既要保护文物,又要保护动物。

从2007年为一条被砍伤的狗募捐之后,杨丽华开始走上了保护小动物这条路,成为了保护中心的一名义工。

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作为政协委员,杨丽华一直提交提案,希望能规范养狗、宠物买卖,严厉打击非法狗肉交易。“不法分子偷(毒)流浪狗、家狗,这些没有经过检疫的病(毒)狗肉,对老百姓身体造成伤害。”

看了本报连续几天的报道,她非常痛心。今年漳州两会,她还将再针对宰狗场问题,提交政协提案。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