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深圳市福田区益田村,78岁的老人肖雨生在小区跌倒,保安和路人无一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儿子肖先生外出时发现,老人孤零零趴在地上,额头磕破流血,鼻子紧贴地面,已没了呼吸。(12月16日《南方都市报》)
若干年前,这样的“救人于危难之时”还是一个关乎人性的最基本命题,根本不在公众的讨论范围之内。救人是一种本能,或者说这是预装在人性中的“程序”。而如今,救人反而成了一道多选题,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是非对错也将关系到救助者的切身利益。
类似肖雨生老人这样的事件并不鲜见。今年1月,一位85岁的老爷子在杭州鼓楼南宋御街上不慎跌倒,老人在地上躺了近20分钟无一人主动上前扶起;今年2月,抚顺一位老人摔倒在冰面上,20余人围着帮老人出主意,但没有一个人扶老人起来;今年11月15日下午,邯郸市一位七旬老人摔倒在联纺路上,在长达半个小时里行人们视而不见。78岁的老人肖雨生跌倒在小区内无人救助命丧黄泉,它以一种较为极端的姿态,向“是否应该救助跌倒的老人”这道选择题再次作出挑战。
老人在小区内跌倒,为何无人问津,现实中可以找到些许答案。一年前,重庆一名初二学生万鑫扶起摔倒的老太,但老人及其子女称其是肇事者,起诉并要求其父母赔偿。一审时多人证明少年清白,法院驳回老人诉讼请求,老人不服上诉。二审开庭这天,老人撤诉。可以说,重庆“万鑫案”是南京“彭宇案”的继续,从“彭宇案”,到“万鑫案”,从“南京老太”到“重庆老太”,扶起摔倒老太反成被告的无奈与老人摔倒无人问津的悲凉,不知道还要在这个现实社会中上演多久?正因为有“彭宇案”“万鑫案”的“教训”所在,很多人在面对需要救助的老人时都选择袖手旁观。而根据人民网公益辩论:少年扶摔倒老人反成被告,当别人陷于危难之时,您还会不会伸出援助之手的投票中,82%选择不会施救。大部分人担心自己的施救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善良屡被挫伤,好心人再也不敢扶起他人”。当然,也有一些人会选择施救。只不过,绝大多数人在救助方式的选择上更为“稳妥”,他们不会直接把受伤的老太太送往医院,而是选择拨打急救电话。救助方式选择的变化并不能证明人们的道德滑坡,而是避免让施救者自陷深渊,或者说这也是人们对南京彭宇案折射的现实的无奈妥协。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0-12-15黄骅67岁老汉50年救人不留名 爱见义勇为
- 2010-12-07沈祥:舍己救人好警官
- 2010-11-14昆明23岁小伙跳江救人身亡 万人悼念(图)
- 2010-11-1011年前勇救落水儿童 “救人英雄”如今身患血癌
- 2010-11-05孙绍壮:舍己救人不求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