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旅义工"打工换食宿 "间隔年"热浪席卷厦门
http://wmf.fjsen.com 2010-12-21 09:15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迟到的“间隔年” 越“漂”越理性
□早报记者 苏丽艳
“间隔年”这一舶来概念在国内广为传播,缘于2009年底出版的一本书,书名为《迟到的间隔年》,作者是一个叫孙东纯的年轻人。
孙东纯,原本也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2006年12月,他向单位请假,踏上了自己的义工之旅——原本计划3个月,结果却延长到13个月,并从单位辞职;原来计划目的国只是印度,最后却变成一次横跨亚洲的旅途,一路上边旅行,边以义工的身份服务于非政府组织。最终,迟到的“间隔年”成了一次学习爱的旅途。
虽然只有短短一年时间,《迟到的间隔年》引发的“间隔年”热却很快得以传播,接受并开始尝试践行这一理念的则多为“90后”新生代。
而纵观“70后”、“80后”和“90后”三代人不同的就业心态,会发现,同样是“漂”,“70后”更多是在一元化就业后因自我调适产生的“偶发事件”;“80后”普遍带点迷惘,因此有了“城漂”和“校漂”;及至“90后”,则逐渐摆脱此前两代人的定势思维,不再把如何就业放在第一位,而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内心,真正渴求的生活形态。
![]() |
![]() |
责任编辑:陈楠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