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的“土帽子”形象深入人心
消息称,赵本山兔年春晚小品的题材,依然锁定“农村戏”,而且和去年的《捐助》一样,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赵本山的小品是春晚盛宴中的一道“头牌菜”,仅从春晚审查的态度就可见一斑:最折磨春晚节目的一审、二审、三审———赵本山可以免检,赵大叔也真没有辜负央视领导的信任,年年甩出响亮的包袱,赢得头彩,十几年下来,成就了如今的“小品王”,也成就了赵本山的大基业。
农民出身的赵本山,从没有脱离他的黑土地,最让观众感觉亲切的也是他的农村角色,在春晚小品中一枝独秀,从白云黑土,到《捐助》中憨厚的农民,赵本山演绎了不同的故事,塑造了性格各异的农民形象,却几乎保持了同样的造型:弯边帽子,洗旧的中山装,走娘们步,挥挥小手,而穿插小品中的摔倒、装傻、俏皮等等这些包袱,几乎成了赵本山小品的标签。
不可否认,这些固定标签让一些观众对赵本山的小品产生了审美疲劳。尽管赵本山年年称王,却有观众抱怨:本山大叔年年见,渐有“疲软”的感觉,大叔“拐骗”完了“忽悠”,有些方面真是不敢恭维。记得有一次央视征集意见,收到的17万条意见中,较为集中的是赵本山小品要改变观状、起用新人的建议,看来,虽然赵本山的小品“笑果”最好,却越来越让观众不满足。
的确,本山团队的喜剧功力是别的小品团队无法比拟的,也是最让观众期待的,本山大叔也做得足够好了,只是他头上那顶土了吧唧的破帽子,每年都荣幸地跟着他上春晚,似乎有些落伍。人家农民兄弟说了,俺们农村变化很大,很多农村人也时尚起来,赵本山的农村小品也得与时俱进了吧,什么时候也反映反映年轻的有活力的观代农村的新气象。
赵本山称得上春晚押宝级人物,兔年春晚他依然锁定“农村戏”,如果还以上世纪80年代的农民形象演来演去,真对不起新时代的农民兄弟。本山大叔,兔年春晚,先把你那土了吧唧的帽子摘下来吧。(原题:赵本山大叔,兔年春晚把“土帽子”摘掉吧)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0-11-09央视2011春晚取消“植入广告”是可喜的一小步
- 2010-03-30央视称春晚植入广告合理 明年更要“发扬光大”
- 2010-03-14停办春晚是一场“悲剧”
- 2010-03-05网络春晚为中国的岁末文化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亮色
- 2010-02-23农民办“春晚” 村里漾新风
- 2010-02-25韩雪笑称上春晚是"打酱油" 自认白骨精人性多
- 2010-02-25不要迷恋春晚 春晚只是场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