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重点播报 > 正文
记者调查弱势群体生存状态:不怕苦就怕没机会
http://wmf.fjsen.com 2010-11-18 08:27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穷莫成穷的原因

白天亮

●家里穷——孩子接受不了良好的教育——找不到有发展潜力的工作——收入低、过着和父辈类似的生活。当穷成为穷的原因,最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难过

年均纯收入不足1196元,这样的绝对贫困人口在我国有3597万,他们多数身处西部的偏远乡村,进一趟县城可能要坐一整天的车;

入夜的北京“中央商务区”,灯火辉煌。不用走太远,就在周边的河北省,有2000多个贫困村,那里的村民多数刚过温饱线;

即使在京沪穗这样的特大城市,据估算每月拿着最低标准工资的打工者近千万,送快递、装卸货物,以不足千元的月薪面对城市的高物价;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穷人还不少。

低收入者的日子难过,要为吃穿精打细算,为孩子上学犯难,怕家人生病、怕小窝遭拆迁。但最怕的还不是这些,而是没有太多改变的希望——穷成为穷的原因。

家境贫寒,如何改变命运?概括起来,主要渠道不外是两种:打工或读书。而这两条路走起来似乎越来越难。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近2亿农民工中,二代农民工已占到近一半,他们的父母几乎都是农民或农民工。由于农民工工资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的覆盖面极为有限,因此,二代农民工虽然比父辈有着更强烈融入城市、改善生活的愿望,但现实中他们依然和父辈一样,出大力、流大汗,拿着微薄的收入。

他们担心的甚至更多——北京、广州等城市相继提出要限制低端劳动力,减少小企业小门店所吸纳的流动人口,清理其聚集的“城中村”。城市门槛的提高,进一步减少了农民工扎根城市的可能性,压缩着他们改善生活的空间。

读书求出路,同样不易。2009年,全国高考弃考人数达80多万,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村学生。近年来,高校收费成倍增长,与此同时,农家子弟所占比例却在不断下降。高昂的学费,让低收入家庭望而生畏。而伴随着就业过程中“背景”、“关系”、“人脉”的作用日趋加强,“毕业即失业”、“没关系找不着好工作”,更让许多贫寒人家在衡量“成本—收益”后不得不作出更为现实的选择——放弃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更降低了由社会底层向更上阶层流动的可能性。

家里穷——孩子接受不了良好的教育——找不到有发展潜力的工作——收入低、过着和父辈类似的生活。当穷成为穷的原因,最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难过。

关爱弱势群体、关心困难群众,重点放在哪儿?即将过去的“十一五”,国家改善民生的力度前所未有,低收入群体的温饱问题基本得以解决。展望“十二五”,他们和其他人一样期待着过上更好的生活。实现这一点,单靠财政增加投入是不够的,关键要鼓励每个具体的家庭和个人通过自身奋斗改变生存状况,并为这种改变提供一条畅通的渠道。

畅通渠道是一项更为繁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打破城乡分割的壁垒、减少户籍对劳动力的束缚,还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每一项都需要破除许多利益障碍。这些工作,可能远比每年拨多少钱扶贫、逢年过节送温暖等要复杂、麻烦,但却会真正给弱势群体以希望,让他们有奋斗的动力,也使社会更有活力。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