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头:it's good day(今天是个好天气)
make it smile(我们要微笑面对)
see you later(下次见)
goodbay (再见)
斯蒂芬哥哥再见
好 goodbay(同期)
口播头:传递爱心,弘扬美德。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海西志愿者》。在画面中我们看到的这么多可爱的孩子,他们都来自三明华恩儿童村。每天,儿童村里的孩子们都习惯这样一起排队,习惯有一个金发碧眼的洋哥哥带领他们上学,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儿童村里,所有照顾孩子的工作人员都是女的,惟独斯蒂芬是男性,这个老外究竟是谁呢?他在儿童村里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本期人物:斯蒂芬 25岁 美国志愿者在福建三明一个儿童村义务担任中国孩子的“爱心哥哥” 三年。
正片:
1. 【同期斯蒂芬:我的名字叫斯蒂芬,我是一个美国人来这里,现在我25岁,第一年我在这里是07年,我在这里三年多,你喜欢这个地方吗?喜欢,我很爱孩子,还有他们也很喜欢我,我们是一个家。】
2. 被这位外国人称为家的地方,全称叫做三明角声华恩儿童村,是由香港华恩基金会,美国角声基金会投资合办的非盈利性的儿童村,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富兴堡。儿童村里收养的大多都是孤儿或者无人照顾的留守儿童,孩子们也都统一安排在附近的学校上学。而为了给孩子有家的感觉,儿童村以家舍为单位,规划了一间间这样孩子的宿舍。
3. 【同期斯蒂芬:我们家的名字叫做节制,节制之家。这是我的家人,这个是托马斯,他名字叫托马斯。他是这里的老大。他是我们家最高的人,他的名字叫乔纳森,这边有彼特,他是我们家的开玩笑的人,很喜欢笑是不是。那你住在哪里?我住在这里,这里是我的房间,我住这里你房间挺小的。恩,很小。 对住的习惯吗?太小,你也觉得太小了还可以的。 】
4. 在这个叫做节制的小家舍里,斯蒂芬要和十个中国孩子一起生活,他扮演的是一个“家长”的角色。而像这样的家舍,儿童村里共有八个,每个家舍都安排有一位“家长”来陪护孩子。
5. 奇怪地是,在儿童村里,我们看到,其它家舍的“家长”都是爱心姐姐或者爱心阿姨来担任,唯独斯蒂芬是一位爱心哥哥,而且这个哥哥还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那么,斯蒂芬是怎么来到这里,并且当起了孩子们的家长呢?
6. 【采访斯蒂芬:因为我认识这个地方。因为是美国的foundation supporting this place(美国的角声基金会赞助这个地方)。所以我在美国,我听到这个地方,有很多中国孩子、第一次我来这里是2007年1月,我和我爸爸还有朋友们来这里。 】
口播二:谈起 来三明照顾这帮孩子的原因,斯蒂芬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我们说,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现在华恩儿童村的院长、美籍华人许佩文。07年一次偶然的机缘,他和朋友来到华恩儿童村参观,看到这里有很多很多的孩子住在一块,但是照顾他们的却都是爱心姐姐,没有爱心哥哥,他觉得这里的男孩子需要有一个哥哥来照顾他们。当儿童村的许佩文院长知道了斯蒂芬的想法,就邀请他到三明来熟悉儿童村的整个运作流程,因此斯蒂芬就来到了儿童村,没想到,一眨眼的时间,他在这里的日子,一下就过去了三年。
7. (2010年10月27日早晨6点半)在儿童村里,每天早上六点过后,这里的孩子就开始了他们一天的生活。(同期:早上好)虽然这仅仅是一顿普通的早餐,但孩子和大人们都很慎重,特别是要等每个人把早餐盛好,大家才可以开始吃饭。和这里每一个的爱心姐姐一样,斯蒂芬每天也要这么带着孩子,照看他们的起居生活。
8. 【同期:我们有规矩在这里 你要听话 要扫地拖地 所有的孩子一样的 要洗碗有孩子他们是说 我在家里面 我不要 这么干净的地方干嘛 在家里面我们都是看电视为什么要做卫生。对 这是一个机会 你要听我们的话 你要做你的作业 做好一点。我不是帮小孩子,我是帮大人,我是帮好人。我是帮助你们这个东西。】
9. 作为一个外国人,斯蒂芬不只是是孩子的家长,他同样也是83个孩子的英语老师,孩子们可以选择任何时间向这位友善的外国哥哥学习英语, 斯蒂芬和孩子之间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和亲密。
10. 【同期:Are you ready for schoolYesYes什么Yes I'm】斯蒂芬和孩子之间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和亲密,斯蒂芬哥哥再见。好 Goodbey。
11. 对于斯蒂芬来说,他每天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送儿童村念小学的孩子们上学,学校离儿童村有20分钟的路程,这一路上,斯蒂芬一直都小心翼翼地,直到孩子们到达学校。
12. 我们一直觉得斯蒂芬的生活会和别的人不太一样,因为他是一个外国人,今年也才25岁,但是在采访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闲暇的时候,斯蒂芬常常会在自己那5平方米的房间里,写着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日记。
13. 【采访斯蒂芬:第一年 我不懂中文 不懂说 我懂三个字 你好 你好吗 谢谢 我是说你好HELLO 孩子不听我 我不懂说 第一年很难】
14. 斯蒂芬和孩子们的亲密关系,并不是一开始就建立的,2007年斯蒂芬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大家都对他心存戒备,因为这里的孩子从来没有和外国人生活在一起。
15. 【采访同期:原来第一次看到斯蒂芬的时候,怕他吗?有点怕觉得心里很害怕。为什么,因为我来没见过外国人。他们看见我是老外,外国人,噢,他们很怕我,还有他们看我的手有很多毛,所以他们说,哇,什么东西,这个人什么的。不,现在他们很喜欢我,现在他们不怕了。】
16. 随着时间的推移,斯蒂芬用自己的微笑和耐心获得了孩子们的信任,然而,面对这样一群远离父母而成长的孩子,他怎么才能够去真正帮助他们呢?
17. 她叫马雪珊,是儿童村的副院长,马来西亚人,斯蒂芬经常会和她在一起聊一些关于孩子的话题,特别是自己家舍的孩子都上了初中,到了青春期的年龄,有些话这些孩子并不会当面讲出来,而会用写信的方式,但是斯蒂芬又看不太懂中文,所以要拿给马雪珊来帮他翻译。
18. 写这封信的孩子叫karl,在信中他写道,斯蒂芬对他来说,就好像一个亲人一样,自己和别的孩子争吵,犯错误的时候,斯蒂芬总能原谅自己。是斯蒂芬让他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亲情。
19. 【采访斯蒂芬014550 我是教他们有爱心 要爱别人 因为孩子他们他们自己懂打架 自己懂讨厌自己懂生气 这是他们不用学的 但是孩子要学爱心 要爱人 要帮助人】
20. 在美国,从小就喜欢做木制工艺品的斯蒂芬,在网络上开了一家自己的网店,自产自销,来到中国后,为了解决家舍这帮孩子好动的习惯,斯蒂芬也在儿童村筹建了一间木制品工作室。为了购买这些机器设备,斯蒂芬甚至花去了自己大部分的积蓄。
21. 【同期: 15岁我是自己开我做木工的店面,我觉得我要钱,我买很漂亮的车,我买了一辆奔驰,我觉得我是很好的人。但是我觉得不对,为什么我要钱,我要钱干嘛。然后我觉得,我要帮助孩子,因为孩子,又因为我们说To teach a child is touch eternity(教育和帮助孩子可以触摸自己的灵魂)。因为钱,你死掉了你的钱没在,你帮助孩子,你死掉有孩子在。】
22. 三年之间家舍的的这帮孩子,变化的很快,有的孩子甚至比斯蒂芬长的还高,在斯蒂芬眼里,他却觉得孩子们没有长大,要继续锻炼,而在孩子们眼中,斯蒂芬就是他们的榜样。
23. 【采访儿童村的孩子:还没有见到他之前,我都为自己着想。见到他之后,就会为别人着想】
24. 【我是从他的身上感觉到,自己也是这样子长大的,就会有一种很希望别人,就是跟我们一样,如果说一样有需要被照顾,需要被爱的人,应该自己也会想出份力。】
25. 一般在儿童村里,孩子到18岁有能力自养,就需要离院回家,所以斯蒂芬他也知道,孩子们终究也要离开自己,但是自己却舍不得首先离开他们。
26. 【采访马雪珊副院长他的整个青春 三年多都呆在中国 献给这帮孩子了 他真的是放弃 在美国很好的前途 放弃用他宝贵的 青春 出来当然是赚钱。名誉地位都是慢慢提高 可是他却来到中国三明这个小地方 可是刚开始他去哪里别人也看他 可是没几个人会认识他 哦 后面慢慢就知道他是美国过来做的志愿者 他也不求任何的名利他的心】
27. 斯蒂芬告诉我们,其实他在这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给他们爱,希望通过分享,通过榜样,让他们知道,要靠自己,去改变未来的生活,梦想就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努力,就可以去创造一个更好的明天。
志愿者感悟:
to teach a child is touch eternity(去教育孩子就能触摸自己的灵魂)
口播三:
已经有三年的时间,斯蒂芬一直在儿童村做志愿服务,离开了美国的家,他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个家。对于未来的生活,斯蒂芬充满了期待,他告诉我们,以后他也想要在中国开一家儿童村,把爱心传递到更多的孩子身边。而现在恐怕也考虑不了太多的东西,最关键还是带好这帮中国的弟弟,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每一天。
责任编辑:徐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