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开展乡风文明“五小”创建活动
近年来,泉港区从农村实际、农民需要从发,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从大处着眼、小事抓起,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全区范围开展了乡风文明“五小”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1.组建移风易俗小分队。出台泉港区《关于狠刹封建迷信 制止陈规陋习的实施意见》,引导镇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禁赌会、青年新风促进会、道德新风评议会等自治组织,开展“三堂建学堂”创建活动,将“一堂”(文明学堂)、“两会”(道德促进会、四榜评议会)、“三室”(电教室、娱乐室、阅览室)、“四榜”(荣誉榜、成才榜、好样榜、能人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进“三堂”,用先进文化占领“三堂”阵地。全国最大连姓聚集地连氏家庙创办舞龙队、钱鼓队、腰鼓队,每年坚持举办春秋二祭、连姓元宵花灯展,弘扬培育积极向上的氏族文化。后龙镇虎石自然村以文明学堂创建为载体,设立全区首个文明学堂奖学金,筹集120多万元建设5条水泥路、1个乡村公园和1个老年人活动中心。南埔镇离退休党支部移风易俗、服务重点项目成为全国典型,郭厝村被评为“全国敬老模范村”,村民连美华荣获全省孝老爱亲模范提名奖。
2.开辟文体活动小阵地。将建设25个乡村图书室、50个篮球场、45个乡风文明阅报栏、46个农家书屋、25个老年人门球场列入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开展基层思想文化建设年活动,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乡村“短平快”文体设施。坚持办好每年一届的“泉港之夏”文艺巡演和戏剧展演,积极利用、充分发掘南音、北管、木偶、芗剧、灯谜等民间传统文化,运用各村文化阵地开展文明创建。泉港北管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腰街道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闽南戏曲)之乡”。
3.美化房前屋后小环境。将2010年列为泉港区“生态环境建设年”,建设“生态型石化基地”和“省级绿化模范区”。 成立环境卫生督导委员会,从治脏治差治乱入手,组织开展“让垃圾有个家”、市容市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再生资源回收等专项整治行动,聘请村居环卫保洁员,建立“日督、月考、季评、年综合”制度,深入开展创卫迎国检、“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洁我家园、共创文明”、“三讲一树”等活动,建立健全全区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发动群众整理房前屋后空地、杂地,植树种花,规划建设小绿地,美化农村群众生活环境。泉港区作为泉州市城区的一部分已被全国爱卫会重新命名为全国卫生城市。
4.争创和谐文明小家庭。从优化农村创建细胞入手,出台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一系列评选标准,深入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和谐农户、平安家庭、星级文明家庭、美德在农家创建活动。举办“我家最棒”主题演讲、家教知识竞赛和“我爱我家”主题征文活动。评选表彰10名泉港区首届“感动泉港·道德之光”人物,组织召开颁奖盛典,在全区营造学习、崇尚、帮扶、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坚持在每年“三八”妇女节评选表彰一批五好文明家庭和家庭美德标兵。全区有900多户家庭被评为各级五好文明家庭。涂岭镇黄田村被全国农工民主党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5.设立学习求知小书屋。制订创建学习型村镇、学习型家庭实施意见,推行每个家庭1个书架、1张书桌、100本书的“三个一”读书计划。举办“我心目中的学习型家庭”读书征文和“学习型家庭创建之我见”大讨论。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农民文明学校开展形势政策宣讲、法律、农业科技培训。泉港区先后荣获全国“新世纪·新农村·新农民”读书活动征文比赛组织奖、全省“公民道德建设读书活动先进区”。 (泉港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