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抓准分配失衡的穴位
http://wmf.fjsen.com 2010-10-21 11:07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年国企特别是垄断国企涌动降薪潮,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实际效果如何?某国有金融机构一位部门经理近日表示:尽管多数人都做好了降薪的心理准备,可去年底奖金到账后,“除了高管们适当调低工资,中层以下的收入基本不受影响,好多人还明降暗升了。”

这位经理的感受很有代表性。近两年,政府对规范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不可谓不重视、不可谓决心不大,但一旦付诸行动,却往往找不准下手的地方和有效的工具,或者政策虽好但落实不下去。这究竟是为什么?机制欠缺,渠道不畅,或许正是当前限制垄断企业收入畸高问题的症结所在。

客观地看,一些行业确实关乎国计民生。也就是说,成立垄断性国有企业为的是公共利益,而不能是个别企业的利益。作为社会的公共财产,垄断行业运营、收益的分配理应置于社会严格监督之下。但现实是,垄断行业和某些国有企业的许多经营行为,实质上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的市场企业,把公共财产的增值视为自己经营的成效,并以此作为滥发奖金、福利的借口。

据统计,2006年到2009年,4年间中央企业的利润总额为3.26万亿元,而其上缴红利的比例仅为5%到10%,2009年仅上缴500多亿元。如果按照国外同类企业的分红水平计算,4年间至少应当上缴1万亿元以上。这剩余的大量利润被企业留置,除部分用于主业生产外,大量则被投向房地产等高利润非主业领域,肆意赚取可供自己分配的利润。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