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不经意的日记 折射勤勉实干
10月17日,带着网友的期盼和怀念,记者走进郫县,走近税成康的亲人和同事们。
他的妻子张亚霞说,4本《工作笔记》,都是他在一天的忙碌之后挑灯写成的,夜复一夜,家里那盏台灯的光圈,罩满了他的业余时间……日记中万千行蝇头小字,有他心灵感受的倾诉,有他对工作情况的描绘,有对他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记叙,还有事关群众利益的大大小小事情的备忘录。
记者翻阅着这些日记,怦然心动。日记有草草搁笔的短语,也有比较详尽的记叙。日记没有精彩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一个普通公务员不经意的日记,折射出平凡、质朴、勤勉和实干。
郫县组织部副部长张新泉说:“在郫县川电南小区的灾后重建中,需要面对很多困难,他都一个人扛下来了,非常不容易。”
“川电南小区”是税成康日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而他一年多的工作也正是围绕着这一小区的灾后重建展开的。在今年评选成都市“灾后重建先进个人”活动中,税成康获得了全票通过。但是,他没有亲自领到这一荣誉,便永远地离开了。
“税成康生前的家,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模样。”郫县宣传部副部长刘真明说。走进去看看,1999年购买的70平方米的商品房,墙壁已经斑斑驳驳,居室简陋。他的老岳母还在念叨:“饮水机坏了、电视机坏了、洗衣机坏了,他早就说等他修,可是现在……”老人泣不成声。
税成康的同事刁典芳说:“他在生命的弥留之际说胡话,嘴里反复念叨17、18、19……先锋村、青春村、建丰村……我知道,那些数据,是他负责的灾后重建房分配还没有落实的房号;那些村名,是他过去的挂钩蹲点单位。他知道自己快走了,心却不愿意离开那里的人们。”说着,刁典芳怎么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平凡朴实记录 震撼网友心灵
税成康一步步踏实的工作,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在税成康下葬的那天,唐昌镇数千名群众冒雨相送,他们在路边举着标语,摆放着祭品,流着泪为他送行。
税成康去世后,郫县县委专门为他召开常委会,郫县县委组织部提出了《关于追认税成康同志县“优秀共产党员”》的请示,县委常委会一致通过。
15日下午,在温江的大朗陵园内,税成康生前同事和网友来到他的墓前,缅怀这位基层公务员。
同时,网友也为税成康开了网上公墓和贴吧,以让更多的人记住他。一篇名为《明天,我们去给老税扫墓吧!》的帖子出现在成都全搜索论坛上,发帖者“费华中”称,税成康的日记“厚厚的四本,没有低俗、空白,它完全展示了日记主人两年多来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16日下午2时许,在税成康的墓碑前,挂着网友们为他写的横幅,上面写着“你的日记虽然平凡,却感动我们”。十多名税成康生前的同事和网友们神情肃穆地站在墓碑前,依次为这位感动他们的普通公务员献上一束菊花。
17日,还有多名网友来到税成康的墓碑前,怀念这位素不相识却让他们感动的公务员。
郫县已把税成康的日记作为学习资料,向全县党员发出学习号召,并将通过学习税成康的日记,反思干部培养工作,关爱基层的普通公务员。
责任编辑:徐嵘 |
- 2010-09-03反腐靠制度靠执行力,不能只盯“香艳日记”
- 2010-05-17重庆网警回复网友死亡日记感动众人(图)
- 2010-05-13贪官“香艳日记”五花八门 最多者达95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