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2010年第18期]《动态与研究》
http://wmf.fjsen.com  2010-09-10 16:14:55 来源:福建省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福建省委党校教授凌厚锋:

共识  共建  共享

   

近年来,福州市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切实植根本土文化、紧紧贴近城乡百姓、坚持着眼未来发展,逐步形成了“共建人文福州,共享发展成果”的思路和做法,并在从硬件到软件、从物质到精神、从有形到无形的创建实践中,内化升华出“人文福州”的基本内涵,即“海纳文明”的人文历史积淀、“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理念、“天人共生”的人文时代自觉和“民生普惠”的人文社会向度,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推动着福州市文明进步和人的发展。

  一是共识。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人文积淀深厚。它是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衔接的“门户”,是传统农耕文明与海洋商贸文明重要的“结点”,还是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碰撞而开风气之先的“前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福州站到了传统和现代的交汇点上。怎样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关键在于把握福州城市的精神,因为这种城市精神正是这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发展特征、时代风貌和价值追求的总体现。

  二是共建。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没有市民的广泛参与,创建活动是不可能奏效的。福州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一条重要经验,即广大市民主体精神的弘扬和主体活力的迸发。当然,这种主体精神需要引导,这种主体活力需要组织。例如从始于2004年的“激情广场”大家唱活动阵地的形成,到2006年以来每年都举办的以“书香榕城”为主题的读书月活动,再到多年来深入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无不是在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同时,再通过政策规划、典型培育、总结扶持等方面予以积极引导、加强管理,使之持续健康地发展,从而彰显人文共建的无限生机。

  三是共享。人民群众既是文明城市的创建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几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坚持民生优先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新增力量、公共资源、工作力量向民生问题倾斜,特别是把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保护生态环境、美化市容市貌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载体,努力营造自然和谐的生态空间,着力把福州建设成为海峡西岸中心宜居城市。


上一页 [1] [...] [3] [4] [5] [6] [7] [...] [9]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徐嵘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