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2010年第17期]《动态与研究》
http://wmf.fjsen.com  2010-08-30 16:17:34 来源:文明风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创建思考〕

 

力求“五个突破”深化创建  服务马尾新区发展

 

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五大战役全面打响后,地处闽江口新增长区域中心的马尾,将突破单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模式向现代化新市区转变。马尾区文明创建工作必须五个方面求突破,努力打造 “社会服务最好、生态环境最美、安全系数最高、民生幸福感最强”的和谐文明新市区。

一、突破制约瓶颈,启动新区规划。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激发活力。在谋划新时期文明创建工作时,马尾区旗帜鲜明地把创建工作作为开发区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紧迫任务,作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抓手。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省级文明城区测评体系》作为新市区发展的重要参考,快速启动新市区规划编制,重新规划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建设配套完善、环境优美、产业发达、生活宜居的新城区。近期重点抓好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打造便捷交通体系、完善配套设施等项目,启动沿江、经五路、上岐路沿线等重要景观段建设,正在规划建设科技馆、文化馆、体育中心等公共设施。同时全面推进“四绿”工程,提升绿化水平,把绿化作为马尾新城最有特色的品牌来打造,争取两年内马尾的城区功能加速提升,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二、突破条框束缚,强化专项整治。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历史欠账较多,马尾城市建设基础比较薄弱。根据新城区发展要求,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努力在今年内城区面貌有较大的改善。针对社区基础薄弱的现状,下大力气扎实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改善社区软硬件设施条件。加快推进旧屋区改造、拆迁工作,完善社区消防设施,加强社区技防改造,大力推进无物业小区业主委员会建设,强化对无物业小区的管理。针对主要公共场所和中小餐馆管理难的问题,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与建成区内所有商店重新签订“门前三包”协议书,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的专项整治,对违反城市规划、变更使用功能或占用消防通道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集中联合整治。针对乱停车、乱倒建筑垃圾等问题,着眼长远发展,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着力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新建大型停车场、新增建筑垃圾填埋场,努力在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方面的建设上有新的突破。针对城市管理容易回潮问题,由区执法局牵头,抽调区工商、卫生、执法、公安等部门以及镇(街)人员,在镇街各成立一个联合执法队,进行集中办公,采取错时工作制,使执法一线24小时不空档,对重点区域、突出问题做到每天有检查、问题能整改、定期有反馈,实现市容市貌的长效管理。

三、突破工作惯性,强化责任落实。近年来,随着文明创建力度持续加大,基层各种迎检任务也更加突出,马尾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突击应付、常规管理松懈的现象,特别是在多头管理工作任务中,往往出现整改不力、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文明创建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责任是否落实到位。马尾区出台《马尾区各类文明先进评选细则》,实行亮挂“责任牌”制度,成立七个专项整治督查组,每周至少组织一次督查工作,并实行当天通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保证督查工作力度,区里专门制定了《专项整治督查工作办法》,对整改工作后进的单位实行黄、红牌警告及效能告诫处理,有效推动创建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此外,在区《海峡时报》专门开辟“曝光台”栏目,每周对督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曝光,促进各责任单位积极整改。

四、突破常规套路,宣传发动群众。如何宣传发动群众,是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的难点所在。在新形势下,文明创建宣传必须把原来以街头标语为主的单一宣传模式,转变为以活动项目带动为主的群众互动的宣传形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一是丰富社区主题活动。要把“倡导公共生活好习惯”创建工作贯穿到“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中,深入开展“春风送暖孝感马江”拗九节孝老爱亲实践、“十佳孝老之星”评选、“端午粽飘香 邻里情更畅”社区包粽品粽比赛、“做个文明的马尾人”文艺宣传晚会等活动,广泛发动各级文明单位与社区联合开展社区美食节、邻里棋牌赛、社区趣味运动会等社区邻里活动,增进社区和谐。二是集中开展外来人员宣传教育活动。广泛组织开展“新马尾人”歌王赛、“新马尾人”鹊桥会、“新马尾人”联欢会等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赢得外来员工对马尾认可,使他们积极融入到创建文明城区的活动中。三是深入开展共建活动。认真落实省、市、区直机关干部“万人进社区”共建文明城市的有关要求,争取各共建部门的支持,研究制定具体共建工作方案,全区12个社区年内争取落实一批整治项目、办好一批实事,真正解决居民所想所盼的突出问题,形成共建文明城区的强大合力。

五、突破思维定势,打造区域特色。如果没有特色,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失去活力和魅力。马尾区文明创建要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对台交流活跃、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进一步打造区域特色。一是创文化特色。加快推进船政文化二期工程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国防教育主题公园试点”,扩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影响,组织船政文化系列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把船政文化的精神作为马尾区市民的共同的精神纽带,夯实文明城区的文化基础。二是创生态环境特色。马尾滨江、滨海,城市绿化率高,人均绿地达13﹒6M2,全年平均污染指数仅55﹒2,曾先后获得“全国绿化百佳区”、“全国绿化模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省首家“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要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创建基础,把生态环境特色做优做强,使之成为文明城区的一张名片。三是创对台窗口特色。两岸三通后,“两马”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八届,“马尾马祖元宵节俗”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后,要强化马尾作为对台交流窗口形象的责任意识,把“两马”文化交流作为文明城区创建的亮点来抓,积极开展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妇女等社会各界的交流互访活动,为马尾新区建设增添活力。 (马尾区文明办)


上一页 [1] [...] [3] [4] [5] [6] [7] [...] [14]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徐嵘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