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2010年第17期]《动态与研究》
http://wmf.fjsen.com  2010-08-30 16:17:34 来源:文明风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领导讲话〕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马照南:

     突出“五个着力” 实现文明创建工作的新跨越

        ----在部分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精神文明建设是福建跨越发展和海西建设的精神支撑和重要保证,也是福建跨越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的领导同志对福建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希望我们做好“三个示范”,这既是肯定、期望,又是更高要求。省委对精神文明建设多次强调,直接领导,这次省委确定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就有城市建设战役,对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以跨越发展的标准科学谋划,主动担当,有为有效。当前,我们要把迎接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作为机遇,作为挑战,作为动力,推动群众性创建做深做实、升温升级。

一、着力示范,重在跨越。争创“三个示范”,要求我们的工作要做出全国先进水平,有先进性才有示范性。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出了我省跨越发展的动员令。精神文明创建要紧紧围绕省委的决策部署,为福建跨越发展提供有效服务。要跨越,首先思想上要跨越,境界上要跨越,胸襟上要跨越,措施、方法、标准要求等都要体现跨越的要求。要在服务跨越发展中交出满意的答卷,提高标准,严格要求,不断提高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为全国示范,实现精神文明创建自身的跨越。

二、着力为民,重在参与。为民创建、创建为民、让群众共享创建成果是精神文明创建的目的。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的各项指标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与需要,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实际上也是对党委政府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和评价。各设区市委、市政府要借鉴“厦门点评制”的成功经验,把创建工作真正当作“一把手工程”来做,书记、市长亲自抓、亲自评、亲自督。要广泛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让群众参与,请群众监督,使群众满意”,充分体现创建活动强有力的号召力,提高入户调查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三、着力管理,重在细节。任何社会都需要管理,文明创建严格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管理。管理的重点已经十分明确,就是按照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体系中的硬指标加强管理。这些硬指标都是各级各部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重要职责,都是日常正在做的工作,涉及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管理等方方面面。要进一步加强公共生活领域的管理,尤其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在细微之处见精神出成效,针对存在的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比如背街小巷、环境卫生、网吧等问题,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抓细抓实,抓深抓透,切实解决问题。要认真对照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体系中的硬指标,逐条逐项审视我们的工作,认真梳理、寻找差距,剖析原因、逐一改进,攻艰克难、务求实效,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实现新的突破、新的提升。

    四、着力长远,重在机制。文明创建是群众对生活质量一种新的要求、新的期盼,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是文明创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抓文明创建应当着力长远,重在机制,充分发挥机制的作用。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一年一次的测评,临时抱佛脚,为了创建而创建,那么不但与精神文明创建的根本目的和宗旨背道而驰,而且肯定搞不好,即使一年测评能取得好成绩,也不可能年年都取得好成绩。唐国忠部长要求,文明创建要用跨越的精神和要求来抓,要不断建立健全文明创建动态监测机制、分工督导机制和行业服务巡查制度,推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厦门市的经验好就好在建立了长效机制,实就实在常抓不懈,新就新在推出了点评制,为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督查提供了抓手。各地要充分发挥文明创建各项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进一步发挥文明办的组织协调和效能办的效能督查作用,推动文明创建工作长远发展。

五、着力联动,重在氛围。文明创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各有关部门在创建工作中都有各自的明确责任,但加强联动互动,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氛围至关重要。联动包括省市联动、部门联动、军地联动、文明单位联动、志愿者联动等,接受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的五个市也要联动,相互沟通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推进创建的进程,共同提升创建的水平。良好的氛围是群众性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基础。要针对入户调查的特点,对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内容等需要群众了解的知识,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标语等形式,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创建活动的认同和热爱,对所生活城市的融入和共鸣,推动可贵的责任意识和可敬的公益精神在更大范围传播,为更好地迎接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夯实群众基础。衷心希望各地以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为契机,扎实做好公共生活领域的各项文明创建工作,希望厦门市在今年的测评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希望福州、漳州、泉州、三明市都比去年有新的提高。


上一页 [1] [2] [3] [4] [...] [14]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徐嵘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