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孩越来越缺少静秋的那份单纯,这早已是一个公认的事实,然而此时从张导口中说出,看似合情合理,实际上确是一个漏洞百出的悖论。
第一,张导是为自己片中女主角难以找到合适人选而发出的感慨,却非对现状的感触。遥想当年,《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等等,哪部片子中女主角的位置张导不是呼之欲出?如今却为了一个70年代的静秋,在二十一世纪大动干戈,实在是有一种“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感慨。张导此次大为失望,多半来源于在海选角色中的感性认识,是否对这些女孩有真正的了解,以及是否对小说中静秋的角色有着真正深刻的解读,仍然有待考究,所以90后女孩们,尤其是因为姿色没有被张导物色中的女孩,大可对此番评论不屑一顾,张导对此过于指责只能说是情绪的发泄。
第二,如今90后女孩千奇百怪的个性,在张导眼里当然是大煞风景,然而他看到的现状,是否看到了原因呢?张艺谋自从转型大走商业路线以来,哪部片子不是为了博人眼球去吃票房?90后女孩缺少静秋那种单纯的气质,说到底是还是社会风气的整体浮躁,商业化不也是助纣为虐吗?本身就是商业化的电影,却想找一个从外表到本质都很清纯的女孩来演,这是一种“忘本”的体现,找不到还好,若是真的找到了,恐怕这部片子上映过后,这位真正清纯的女孩也难以逃脱现状而随波逐流了,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张导是不是又会出来感慨90后女孩容易被物质化呢?
第三,演员,顾名思义是要有出色的表演天赋,张导想找到一个原汁原味的静秋本身并没有恶意,只是想让自己的片子少一点非议,但却是忽略了清纯女孩的天性。如果当年的静秋当真还是原模原样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当张导找到她说要把她拍成电影时,会得到允许吗?如果允许了,那么还会按照导演的要求顺利完成拍摄任务吗?一个天性本是不流于俗的人,强让她流于俗,故作矫情地表演给众人评头论足,只会南辕北辙。一个演员给人的最重要的印象,如果演员自己完成不了,那么是她自己的失败,而不应该归结于现实社会中缺乏这一真实人物。做不到对故事的真实再现,那就等着接受大众的批判吧,又何必如此拐弯抹角?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0-06-01找张艺谋打官司 台湾火车设女性专用车厢
- 2010-03-05张艺谋等6名委员联名提案:“5千块银幕不够看”
- 2010-01-29人们为何总爱拿张艺谋说事?
- 2010-01-27张艺谋岂能为效颦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