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公款吃喝的嘴
最近,一份“天价餐”账单在网上热传热议,说的是山东省粮食局的几位领导,半年前陪客人吃饭,12个人一顿饭吃掉1.48万元。这张“在一些地方司空见惯”的账单,再次触发公众长期以来对公款吃喝的厌恶与谴责。
在一些领导干部的眼里,公款吃喝不算什么问题。不管是上边来客还是外边来客,招待人家吃饭,不仅代表主人的热情和礼仪,还能增进了解和交流。很多的工作和合作,也是在饭桌上谈成的。吃饭上升到招商引资、树立形象和造福百姓的高度,一些地方的主要领导和监管部门对吃饭也便网开一面。吃饭的名目,可以自设;吃饭的范围,可以自定;吃饭的发票,可以报销;吃饭的账目,不予审查;吃饭的效果,不予追究。在他们看来,只要没有装进个人腰包,吃多吃少都不是问题。
但在公众看来,公款吃喝很成问题。作为“三公消费”之一的公款吃喝,每年的开销是一个天文级的数字。百姓的疑问是,一顿饭咋能吃掉普通百姓一年甚至几年的收入?公款吃喝到底带来多少效益?如此宽松的公务接待制度,又给多少私人消费留下空间?无论如何,公务接待都不能成为一笔糊涂账,而应当接受公众监督,给公众一个说法。
![]() |
![]() |
责任编辑:周灵鸿 |
相关新闻
- 2010-07-12局长打人事件:是否公款旅游更值得关注
- 2010-07-01治理公款旅游公众应享“奶牛知情待遇”
- 2010-06-30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力 狠刹公款出国(境)旅游歪风
- 2010-06-24“天价消费”背后是财大气粗的公款
- 2010-03-23公款出游泛滥,官员总能找到手段
- 2010-03-09代表痛批公款吃喝成灰色腐败 中纪委将严查
- 2010-01-26河北武安7名乡镇干部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被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