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重树公信方能消解紫金阴霾
http://wmf.fjsen.com 2010-07-23 10:19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污染事件疑云一点点拨开,当地政府只有被动甚至是显得尴尬的应付。这一细节,暴露了在水质监测信息公开方面,还存在态度不够积极、运行不够透明等问题,而且整个过程一直是政府部门在自说自话,缺乏社会力量等第三方的介入和监督,这对于危机处理、安定人心也是一个缺失。

就像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似曾相识的不当处理一样,当百姓关心的关键信息被隐藏、当问题的调查如挤牙膏般进展,当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被空置,由此发布出来的信息如何“权威”?一再强调的“真相”如何可信?如果政府信息的权威性没有真正确立,自来水的“公信力”难免成为无源之水。

回顾泄漏事件的前前后后,当地政府事前一直没有对紫金矿业采取有力监管措施,事故发生多日才很不情愿地召开新闻发布会,结果调查组前脚刚走,就再次发生渗漏事故。更令公众不满的是,污染问题与地方政府保护有直接关系,据调查,紫金矿业多位管理人员曾供职政府部门,其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相当部分有政府工作背景。

事实证明,造成汀江污染的,不只有问题企业,还有权力牟利的污染源。当地政府监管下造就的环境生态如此,百姓何以安心?社会何以放心?

污染事件疑云一点点拨开,当地政府只有被动甚至是显得尴尬的应付。这一细节,暴露了在水质监测信息公开方面,还存在态度不够积极、运行不够透明等问题,而且整个过程一直是政府部门在自说自话,缺乏社会力量等第三方的介入和监督,这对于危机处理、安定人心也是一个缺失。

就像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似曾相识的不当处理一样,当百姓关心的关键信息被隐藏、当问题的调查如挤牙膏般进展,当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被空置,由此发布出来的信息如何“权威”?一再强调的“真相”如何可信?如果政府信息的权威性没有真正确立,自来水的“公信力”难免成为无源之水。

回顾泄漏事件的前前后后,当地政府事前一直没有对紫金矿业采取有力监管措施,事故发生多日才很不情愿地召开新闻发布会,结果调查组前脚刚走,就再次发生渗漏事故。更令公众不满的是,污染问题与地方政府保护有直接关系,据调查,紫金矿业多位管理人员曾供职政府部门,其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相当部分有政府工作背景。

事实证明,造成汀江污染的,不只有问题企业,还有权力牟利的污染源。当地政府监管下造就的环境生态如此,百姓何以安心?社会何以放心?

汀江的污水、浑水,要变清、变亮,恐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当务之急,还需有关方面以被污染的汀江为镜鉴,洗心革面,痛改前非,以积极公开的危机应对解疑释惑,以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取信于民,用监管的清水,去清洁这片受伤土地的生态创口。(詹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