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谱新篇
15年来,一批批海西儿女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付出与牺牲,擦亮了高原明珠
2008年上半年,“闽五援”对工布藏族、门巴、珞巴和僜人等少数民族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性挖掘和展示,开创性地建设“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2009年5月,总投资1.4亿元的工布映象全面开工建设。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张裔炯誉之为“西藏民居博物馆”。这两个项目,是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成功之作,是深化闽藏友谊、转换援藏工作机制的典范。
培养青少年,做好教育群众工作,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是“闽五援”努力的重点。他们努力奔走,筹资600万元设立“闽藏青年育才工程基金”,实施“百生培养工程”,资助家庭困难少数民族学生免费到福建就学,培养西藏下一代,增进民族友谊。
工布江达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王进足,在出色完成三年援藏任务时,身体也受到极大伤害。但面对当地干群的盛情挽留和热诚期盼,他毅然决定留下再干三年。一同留下的,还有米林农场场长兼党委书记严志铭。
三年援藏,一生情结。46位队员牢记福建人民的嘱托,扛住清苦和孤独,建功雪域,报效祖国。三年来,“闽五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先进集体”,被授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两度援藏的队员钱新春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许多队员受到自治区和林芝地委、行署的表彰。
2009年7月30日,福建省省长黄小晶看完“闽五援”两年工作汇报后,提笔批示:“大家工作做得好,队伍带得好,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密切闽藏关系做出了不懈努力。”
闽江水,高原情。“闽五援”全体队员用自己的行动树立了海西儿女和援藏干部的新形象。林芝地委书记赵合情真意切地说:“福建援藏干部在林芝口碑很好,林芝这些年来变化翻天覆地。可以说,没有福建和广东的无私援助,就没有林芝的今天!”
林芝很远,与福建遥隔万里。林芝也很近,15年来,一批批海西儿女和青藏高原上的这片热土心心相印,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用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擦亮了高原明珠。钟兆云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0-06-25是主人而不是过客 援藏精神在接力
- 2010-06-22援藏干部余海南竭尽心智 纪检监察覆盖全部援藏项目
- 2010-06-02福建全省新一轮援藏援疆工作会议6月1日召开
- 2010-04-23《援藏岁月》再版:为一群血性男儿书写
- 2008-01-21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干部---踏上为期3年的援藏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