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渐成新选择
作为在垃圾处理“最前线”工作多年的负责人,陈明东说,垃圾填埋场告匮和上马垃圾焚烧项目,二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不是因为填埋场要用完了,才推行垃圾焚烧项目的。
“国内垃圾仍以填埋为主。从三部委的征求意见稿来看,只是建议有条件的地方上焚烧项目。”陈明东认为,这些条件包括地方财力、土地、居民意见等多个方面。仅从财力看,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吨垃圾,填埋处理至多20元,而焚烧起码要80元,再加上政府必须为垃圾焚烧发的“绿电”买单,每吨垃圾处理价将达100-150元。但上马焚烧项目是个趋势,希望南京江北的焚烧项目尽快上马。
难能可贵的是,我省不少城市审时度势,已经按照严格的程序上马焚烧项目。就镇江来说,去年7月就正式签署了“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合作协议,并在今年1月举行了听证会,3月底已开工。其它城市如泰州也已签约,扬州首家焚烧发电厂在2008年底开工建设,常州焚烧发电项目2009年正式进入商业运营。此外,苏州、无锡等市也早已建成投运。
尊重民意和加强科普不可缺一
谈到垃圾焚烧,不能不提起由此产生的、令人谈之色变的二恶英。近年来一些媒体的相关报道,增加了公众对其的恐惧感。
记者了解到,自从去年广州番禺的焚烧项目由于居民反对而搁浅后,国内专家也莫衷一是,反对者将之妖魔化,支持者将之视为城市的“明日之星”。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明辉日前撰文指出,随着对二恶英的认识由浅入深,西方一些国家对焚烧垃圾的态度也从动摇转为坚定。如瑞典在1985年下令暂缓新建焚烧炉,但1986年在规定二恶英的排放限量后,随即解除了禁令。日本垃圾焚烧炉也走过了大建、缓建、再提高标准建的历史过程。
郑明辉认为,我国垃圾焚烧虽然起步晚,但已掌握了二恶英控制的成熟技术。有个数据令人欣慰:在对国内19个焚烧厂的二恶英检测中,只有3家没达标,其中有6家还低于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
省环保专家告诉记者,只要严格按照生产流程,垃圾焚烧项目是安全可控的。通过建立公众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适时在线监测二恶英排放情况、加强对焚烧企业的监督等系列措施,垃圾焚烧项目是可以让人放心并赢得民众信任的。在这方面,尊重民意与加强科普,二者不可或缺。
“公众参与,必不可少!”一位专家介绍说,在日本大的焚烧厂门口都竖着巨大的温度仪,实时“公示”消灭二恶英的安全温度。而此次三部委的最新征求意见稿也规定,新建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必须安装自动监测系统,对燃烧温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在企业主要出入口附近等显著位置设立显示屏,向社会公示监测数据。(记者 王书明 燕志华)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0-07-11留守子女的亲情如何"补钙" 垃圾分类奖励有办法
- 2010-07-05市民生活垃圾堵住排洪口 长乐市建设局着手清理
- 2010-06-29卫生防疫今后两天是关键 垃圾清理应2日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