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国际化”城市多掂掂民生账
http://wmf.fjsen.com 2010-07-12 11:11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从今年起,某大城市计划用10年时间初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该市有关部门近期出台的“大城市”战略规划中,既有城市规模、基础设施、人口数量、经济总量等“硬指标”,也有市民文明程度、文学素养等“软标准”。比如,到2015年,一半市民能认500个繁体汉字,能说900句英语,还能诵读唐诗、宋词、外国名诗;此外,8成以上的市民得熟悉旅游景点的历史掌故并能用英语向国外游客介绍。

为吸引外国人士前来旅游、投资而建设“大城市”,愿景可以理解。然而,由于这一宏伟的规划颇具“为发展而发展”、“为国际化而发展”的色彩,规划中又较少涉及民生福祉,公布后引来一片质疑。

城市的发展为了谁?当然是为了老百姓。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也明确要求将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发展的引擎之一。发展城市,无论是目的还是手段,物质改善或文化追求,都应立足民生。而“大城市”有关市民学英语、认繁体字的设想,显然并未虑及民生实际,说其“扰民”,恐怕也不为过。

“仓廪实而知礼节”。若普通百姓还在为生计奔忙,让他撂下手中的生计,去诵读普希金的诗篇,恐怕不太现实。如果大家生活富裕,而政府又提供了完善的文体设施,闲情雅致自然成风。再看,进城农民工“接受培训后优先发放暂住证”,又会滋生多少寻租行为?巨额的财力物力,与其用在打造、督察“礼仪形象”上,不如花在提升居民养老、医疗、教育水平上。在大拆大建“大城市”的过程中确保居民安居乐业,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不必为政绩工程埋单,应是地方政府首先考虑的问题。

“国际化”源于自信而非迎合。盛唐时期,万邦来朝,“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宋时泉州千船万帆,商客云集。”可见,城市的国际化,不是遵循什么蓝图大兴土木,而是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综合结果。积累而非急功近利式的发展,立足自身繁荣而非迎合他人口味的发展,使我们的“国际化”底蕴深厚,雍容自信。这些,当为今人所鉴。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