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解读《红楼梦》 最大魅力是展现中国人心理
http://wmf.fjsen.com 2010-07-02 17:45   来源:新华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主讲人简介

    朱恒夫,1959年9月出生,江苏滨海人。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与博士学位,后进入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获得人事部颁发的博士后证书。曾到美国伯克利大学等学校访问与教学。现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获得过国家民间文艺著作奖“山花奖”等多种奖项。

  相关链接

    国人的《红楼梦》情结

    有人说,只有知识分子喜欢看《红楼梦》,普通百姓不太喜欢看,就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楚琴喜欢看,而石光荣不喜欢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掀起了研究《红楼梦》的热潮,上海的一些报纸发起了关于人物形象的大讨论,报纸上发问卷调查表,问你是喜欢薛宝钗,还是喜欢林黛玉。结果在市民中间争论极为激烈,茶馆里经常发生“拥薛派”与“拥林派”斗殴打架的事件。

    “文革”期间,毛泽东主席号召大家阅读《红楼梦》。于是,在领袖的推动下,中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全民阅读一部小说的热潮。当时在农村,贫下中农成立了“《红楼梦》研究小组”,工厂车间有“《红楼梦》研究小组”,解放军的连队也有“《红楼梦》研究小组”。彼时的报纸上,经常刊登农民、工人、解放军战士写的关于学习《红楼梦》的心得体会文章。

    八十年代的电视剧《红楼梦》,更是将人们对《红楼梦》的热情燃烧到白热化的程度。那时,你若是一位省一级《红楼梦》学会的会员,到饭店吃饭,老板会坚决不收你的饭钱,他会认为你的到来使他蓬荜生辉,给了他面子。当时的火车票是十分紧张的,但你只要亮出《红楼梦》学会会员证,买一张票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就是现在,人们对《红楼梦》依然迷恋,刘心武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讲“秦学”,为什么有那么高的收视率?其主要原因是,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有一个《红楼梦》情结。


责任编辑:徐嵘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