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重点播报 > 正文
文化建设系列谈: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http://wmf.fjsen.com 2010-06-20 09: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从送出去到走出去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听觉习惯和审美特色,我们会有所依据地选择不同曲目。”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认为,抓住国外观众的听觉习惯,找到合适的沟通渠道,才能真正受到欢迎。现在中央民族乐团到世界任何国家去,都可以拿出3到4套不同的曲目。

蔡尚伟(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民族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之根本,是彰显国家文明程度、标志国家创新精神、体现国家对人类文明体系贡献力的不二环节。外来文化则是丰富、发展民族文化的营养。

应该坚持“民族文化为本,外来文化为用”的原则,与时俱进,吸收民族文化合理内核,综合外国文化积极因素,直面人类共同议题,促进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换。这样才能以更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同时抵抗客观存在的外来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渗透,以更全面、更丰富的民族文化产品为世界人民的精神生活作出独特的、有力度的贡献。

在国内文化市场,民族文化总体来说占据着优势地位,基本符合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而在国际文化市场方面,我们的份额与国家的经济实力、总体地位,与民族文化的历史影响力很不相称。近年来我国文化贸易发展很快,但多为初级产品,高端文化产品出口相当少。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近年版权贸易逆差在7.5:1左右。“走出去”的骨干力量还无法与国外文化集团相抗衡,加上“走出去”的时间还不长,对国际文化贸易规则不够熟悉,文化贸易摩擦又呈上升之势,增加了“走出去”的阻力。

当然,我们对发展的当代的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梳理还不全面,对国际文化消费心理的把握还不到位,对国际文化前沿的了解还不深入,站在世界的、时代的高度超越外国文化的勇气和魄力还不足,能够妥善把握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关系、具有较强文化原创能力的文化人还不多,这是影响我们文化走出去的更重要因素,值得我们所有人更加重视,群策群力,以“举国体制”加以解决,使中华文化能够真正“走出去”,被人邀请、被人需要、被人渴求地“走出去”,而不是简单地“送出去”。

建议全面清理和构建面向世界、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国价值观,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充足的精神资源,并且改革、创新教育体制和模式,破解高端文化创意人才匮乏难题。这是关乎中国文化发展的百年大计。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