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简报2010年第5期
http://wmf.fjsen.com  2010-06-18 11:32:57  来源:文明风
    

实施“六联”育人  开创“三结合”工作新局面

——三明市创新工作方法抓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近年来,三明市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中之重的任务,重点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一主题,突出三明特色,采取 “六联” 育人工作方法,努力开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新局面。

发挥“四校”作用,德育工作联抓。各中小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改进和创新德育工作,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保障机制。全市开办家长学校1835所,其中城市309所,开办率100%;农村1526所,开办率85%;初步形成了以各级家庭教育协调委员会为主干、家庭教育辅导站为触角、各类家长学校为阵地的家庭教育网络。加强市民学校建设,在市民学校经常组织《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增强市民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各类职业技术中专学校在加强对未成年人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大力开展文明礼仪、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强化思想道德教育。

建好“六支” 队伍,品德培养联做。按照专兼结合、注重素质的要求,着力建好教师、心理咨询、家庭教育、“五老”、文化市场管理、校外辅导员等六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队伍,共同加强未成年人爱国情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未成年人在维护公共环境、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礼仪礼节等方面表现有了明显进步,群众对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工作的满意率有了明显提高。

完善实践基地,主题活动联办。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六大基地,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暑期学生教育活动”、“星期六体验道德实践”等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提高了道德素养。目前,全市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8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54个,有各类未成年人校外实践活动场所83个,初步形成省、市、县三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校外教育基地网络。

开展结对扶助,特殊群体联帮。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纳入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任务,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宣传推广了“流动家长学校”、“村级德育工作站”等经验做法,形成部门联动机制。2007年,将乐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率先启动了以改善饮食结构、完善食宿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中小学食宿改善工程”,后向全市、全省成功推广,使全市324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91638名寄宿生受益。全市各级关工委通过基金、企业捐助、结对子等形式共扶贫助学学生达46463人,结对子13915对,颁发助学金达1397万多元。

实施净化工程,成长环境联创。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网络、网吧、荧屏声频视频、校园周边环境净化工作。据统计,2009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576人次,立案查处“黑网吧”案件50件,查扣电脑及其他设备252台(套),清除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837条;查处非法网站6个,有害论坛、栏目13个。全面清查171所中小学校和高校及周边环境,取缔、处罚非法违规出版物店(摊)点、印刷场所28个,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81000件,立案行政处罚38件。

实行“一考两评”,思想道德联建。通过实行“一考”(即考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成员单位履行职能情况)“两评”(即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评比,对家庭教育情况进行道德评议),确保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效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创建活动考评标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先进评选的先决条件,强化各级文明单位的责任,推动各文明单位每年最少为未成年人办一件实事。(三明市文明办)


责任编辑:徐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