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将建湿地保护“母亲湖” 湖区清淤新增库容
三十六脚湖保护工程将全面启动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6月10日讯(本网记者 林姿 袁文通)作为平潭母亲湖的三十六脚湖,将启动大规模的全面保护,开展库区清淤,以改善水质、提高库容,为平潭岛外引水工程提供调节库。
昨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平潭综合实验区水资源配置规划报告》(送审稿)(以下简称《报告》)针对三十六脚湖周边村镇生活污水排放和工业企业污染,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方案和整治建议,包括污水处理垃圾转运和生态修复工程。
湖区清淤新增库容
《报告》中指出,三十六脚湖的湖水水质还达不到水环境功能区Ⅱ类要求,湖泊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较弱,周边存在一定数量的污染源。
总库容1641万立方米的三十六脚湖,库区淤积严重,库容减少,很有必要开展清淤整治。清淤后,可腾出300万立方米新库容。
湖边建湿地 防止污水进湖区
为加强对平潭三十六脚湖水源地的保护,《报告》建议建设土地部门合理规划审批周边村庄住宅建设用地,建设湖边区域村镇的生活垃圾转运站,在湖周边采取氧化塘、湿地处理等措施,防止生活污水进入湖区。工业企业污染源整治方面,则应关闭湖泊上游的采石场,防止矿山开采的泥沙渗入湖区,污染水质。
放养白鲑鲫鱼 控制湖泊浮游植物
《报告》还建议,在水源保护区,增大常绿阔叶林的种植比重,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最佳生态效应,让水源地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8%以上。此外,在保护区周围正常水位线以上,规划建设一定宽度的由水生、湿生和旱生植物组成的生态防护带,可阻滞污染物和泥沙进入水源保护区水体。
在湖区的集水区主要汇流线下游,选择合适地块建设人工湿地或小型池塘,防止径流中携带的污染物进入湖库,并放养白鲑鲫鱼等等,形成完整生物链,以防止水体内的浮游植物大量繁殖。
责任编辑:陈楠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