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陈光标为何力挺章子怡?
http://wmf.fjsen.com 2010-06-10 10:44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现在回过头来客观地看待“诈捐门”事件,首先应该厘清是否“诈捐”。“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说: “诈捐”属于恶意欺骗,“章子怡肯定不属于这种情况”,她在戛纳电影节上为汶川地震筹款所具有的“传播效应是不能抹杀的”。事实上,有网站就章子怡“诈捐门”做了“你相信章子怡会诈捐么?”的调查,也有超过60%以上的公众投了“不信”的票。就事实来分析,捐款迟迟没有完全到位,客观因素是因为国外好心人口头答应的一部分善款没有落实到账,而章子怡的管理团队也有疏忽所致,并不是章子怡信口雌黄意欲欺骗公众。因此,定性“诈捐”言过其实。
其次是客观分析事件形成的原因。一个缘起美好的开始,虽然并没有朝着它预想的方向发展,这一切不一定得由美好的缘起负全责。因为,事件最终的结果受到过程中的众多因素影响。如果做善事的结果可能会使自己陷入吃力不讨好、费力又流泪的境地,那么,有善心者在做善事时,就会有更多的犹豫,甚至会退避三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力量和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日益增强,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学、助医等方面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步向支持文化艺术、环境保护等领域延伸,一些捐赠项目和重大捐赠活动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慈善事业还处在幼年时期,从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成立至今,也才不过短短10几年的时间。慈善意识普及率低,公众特别是富裕阶层的参与意识有待增强;有效激励社会捐赠的法规制度亟待完善;慈善组织数量不多,劝募能力不强,行政色彩较浓。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除了加强慈善立法与制度建设,慈善事业这棵“幼苗”也亟需社会公众的包容,以营造鼓励更多的人自愿回报社会的宽松环境。
![]() |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0-04-30首善陈光标是面镜子 世博为我们绘制怎样的未来
- 2010-04-30“首善”陈光标是一面镜子
- 2010-04-30中国慈善排行榜揭晓 陈光标再获“中国首善”称号
- 2010-04-11慈善勇士陈光标:我要把一生90%的钱回报
- 2010-04-09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