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作品体现时代和人民的“主旋律”
陆天明:
要说清“主旋律”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要澄清三点:第一,“主旋律”究竟是主观臆造的,还是现实的历史进程中客观存在的?第二,“主旋律”是不是就等同于“长官意志”?第三,主旋律作品是否一定是应景之作,只能是应景之作?正因为存在上述三个疑点,可以说,“主旋律”是近年来受到误解最多的一个文艺概念。
真正的主旋律是体现某一时代,某一历史进程中人民集体生存意愿,体现时代发展动向的。它是客观存在而不是主观臆造的,是一定会在这个时代的创作总体中不可违逆地被凸现,被强调,被观照,被摹写出来的。比如世界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人们呼吁人性解放,吁求自由平等博爱;中国近百年来反封建,求民主,反独裁,求温饱,反外族入侵,求民族复兴自强,不断变革,求国家富强和民生富裕等等,既是时代发展、人民生存意愿的主旨,也成为这些个历史阶段文艺创作的主调,也就是我们当下所谓的“主旋律”。
综观古今中外的伟大作家和伟大作品,之所以成就了一番“伟大”,几乎无一不是因为他们体现了时代和人民的这种“主旨”和“主调”。也就是说,他们几乎无一不是他们时代的“主旋律”作家和“主旋律”作品。我们无法全部罗列,只提中国的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就足矣。
主旋律作品是否一定只能是应景的东西?产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黄河大合唱》,它应该说是个“主旋律”作品吧,也可以说是救国救亡的“急就章”式作品,但你无法否认它是一部伟大的经典作品,它已经成为一部民族的杰出音乐史诗,将在中华文化史上永存。这样的例子在世界各国的文艺创作史上都举不胜举。
但也要看到,在某种气氛下,“主旋律”作品也比较容易被写成“应景式”的东西。关键在于,创作者是否能够真正把“对得起历史,对得起人民”立为自己创作的唯一标准。
当然,作品的伟大与否,和作品究竟写了些什么并不会有必然的关联。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必定要呼唤自己的主旋律作品。它是时代和历史前进的天赋使命。对于这种“天赋使命”的态度,正在考验着考查着作为这个伟大变革时代的艺术家的良知和良心。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0-05-26永春:持续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工程
- 2010-05-13明溪县设立基层 “青年书屋” 促进社区文化建设
- 2010-05-06石狮郭坑村积极倡导“四新”文化建设
- 2010-04-21梧村社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社区文化建设
- 2010-03-18乡村文化建设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