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特别话题 > 正文
中国人百年爱国情怀分析:爱恨纠结欲说还休
http://wmf.fjsen.com 2010-05-20 08:47   来源:新周刊    我来说两句

爱国的实与虚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凌志军曾著文盘点过民族英雄:20世纪第一个10年,是颠覆满清的海外留学生;30年代是强迫老蒋抗日的军阀;40年代是反对内战的文人;50年代是抗击美国的志愿军;60年代是红卫兵;70年代是独立自强的劳动模范;80年代是自卫反击战的战士;90年代是“中国可以说不”的几个年轻人。对于这个盘点,你大可以商榷。但有个问题必须提出来:90年代之后中国的民族英雄是谁?

英雄缺位或许是和平时代的特征。当问到现在中国有了“神六”、“神七”,还有大飞机,你觉得应该开建航空母舰吗?网民的回答颇为理性,回答可以建、只要是出于国家安全需要和经济能力许可的占54.2%,回答太应该了、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唯一没有航母的国家排第二(31.7%),也有小部分人认为不关我事、无所谓的(14.1%)。

凌志军版的民族英雄盘点遗忘了民族企业家,没有卢作孚等民营企业家的爱国行为,中国的抗日格局都会改写。他们才是爱国的实干派,非爱国的口头派。一百个口水爱国主义者顶不上一个实干爱国主义者。

60年前,王爱国、张爱国们批量诞生,中国人把爱国写进自己名字里。今天的中国人不能说比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人爱国少了,而是爱国的方式变了。

爱国也不关乎是先谢国家还是后谢父母。一个连亲人和周围的人都不爱的人,如何去爱社会、爱国家?还是少提些爱国的华而不实的口号吧。


责任编辑:邱淑群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