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百年爱国情怀分析:爱恨纠结欲说还休
http://wmf.fjsen.com 2010-05-20 08:47 来源:新周刊
我来说两句
我眼中的加藤君
一年318次采访,一年200多篇文章(其中既有写给FT中文网的,也有《环球时报》的专栏),加藤嘉一仍然坚持着少年时当运动员养成的每天跑15公里的习惯。
采访的前一天他刚出差回来,他晚上故意把自己喝多,打算第二天上午采访的时候能慌乱一些,本我一些,常态一些,结果他仍然是早上6点钟就起床,看了一会儿书,把自己拾掇得得体前来赴约。
他也问自己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这么累,目的是什么?换句话说,他既然不“控”中国,那他到底“控”的是什么,才给了他动力?他是个“牺牲控”吧。加藤嘉一是个喜欢走弯路的人,短短的距离也要选择最弯曲的路径,一定要触摸到社会最曲折、隐蔽、藏污纳垢的拐角处才罢休。他观察周围的年轻人,总觉得“他们走的弯路不够多”。这不仅仅是对一种中国青年惰性与取巧的抱怨,而且是两者生命强度的截然差距。
他身上有着武士道的精神。日本武士道的经典《叶隐闻书》里有名言:“所谓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死是彻底的生,以天下国家为出发点,而非目的。”而加藤嘉一说:“我不在乎自尊,自尊值多少钱?牺牲才是一种美德,我需要靠牺牲,来提醒和感觉自己是活着。”
牺牲当然不是毫无意义的。从最实际的角度来说,虽然加藤嘉一不被日本某些主流知识分子认可,但是他并不在乎,他只在乎两种人的看法和意见:一个最高的决策层,另一个是白纸一样的青少年。只有这两者是真正改变历史的人。
而加藤嘉一早早地就把自己定位为很多很多年之后,会被历史还原和澄清的那一类人。“比如李鸿章、孙中山……不,还是李鸿章。”是的,相对于孙中山,李鸿章受到的曲解更强也更持久。虽然,加藤嘉一不否认多年后,他也许会从政,但至少今天他仍是个牺牲控——他说,“我要放弃自尊,保护人跨越时空的、本质的、真理的东西”。 (文/蒋方舟)
![]() |
责任编辑:邱淑群 |
相关新闻
- 2010-04-06缅怀革命先烈 接受爱国教育
- 2010-05-12中国人大多有难以释怀的“汉唐情结”
- 2010-04-27玉树抗震救灾启示录: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 2010-04-26专家:在教养上中国人差到令人无地自容(图)
- 2010-04-22为什么中国人不爱说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