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特别话题 > 正文
中国人百年爱国情怀分析:爱恨纠结欲说还休
http://wmf.fjsen.com 2010-05-20 08:47   来源:新周刊    我来说两句

汇丰银行

世界的本土银行,一百四十六年不离不弃

文/陈旧

没有任何一家国际银行在中国的命运,堪比汇丰,如此跌宕起伏而又不舍不弃。汇丰银行,全称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英文全称Th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草创时,它是中国金融市场的教员与先行者;战乱时,它是被冲击的帝国主义牺牲品;和平时,它是新新中国的战略投资者,很难说得清汇丰对于中国,中国对于汇丰那种爱恨交织、荣辱与共的伴生关系。

为了向从事对华贸易的英国公司提供融资和结算服务,香港大英轮船公司监事苏石兰1864年在香港建立汇丰银行,1865年开始营业,同年在上海设立第一家分行,并随即在世界各地建立分行网络,但重点仍在中国及亚太区。146年来,它在中国内地的业务从未中止,它是中国金融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亲历者,不少金融工具亦由汇丰首度引入中国,既贪恋于中国的巨大市场,又时刻不忘维护宗主国的切身利益,使汇丰既成为先进经济制度的领导者,又常成为民族主义者眼中的“帝国主义”代言人。1874年,汇丰经办了中国第一笔公债,1911年后取得关、盐两税的存款权,它曾在中国发行纸币,垄断外汇市场,又领导列强银行团对华贷款,提供侵略性的政治借款和铁路、矿山等经济借款。

146年来,汇丰在中国的命运与中国近现代史一样跌宕起伏,经历无数艰难风波:19世纪时期,红顶商人胡雪岩曾和汇丰银行合作借钱给左宗棠作为军资,后来李鸿章得势后,胡氏被抄家,汇丰这笔巨资也遭到损失;辛亥革命后,新政府将满清政府所有债项全部取消,而汇丰亦难逃重创;二战香港沦陷,日军将汇丰香港资产全部充军;1949年上海解放后,汇丰上海银行资产又被全部没收。而汇丰银行总部原在香港,后在1943年迁至伦敦,也是为避太平洋战争所致。

今人也可从如今上海外滩的汇丰旧址(现为浦东发展银行)领略昔日老汇丰的风光:屹立在门前的第一对狮子已被上海历史博物馆珍藏,其后复制的另一对铜狮如今固守在汇丰香港总部门前。这座占地9338平方米、当年花费1000万两白银建造、充满着英国新古典派精神的建筑曾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讲究的房子”,到今天都是整个外滩最令人瞩目的建筑。

大陆解放后,汇丰在内地的业务不得不大为收缩,仅有上海、北京、天津和汕头四分行得以营业。1954年汕头、天津分行关闭,1955年北京分行停业,同年4月汇丰将在大陆的财产包括上海分行大厦交给政府,上海分行继续营业,留任职工租用圆明园路房屋为行址,上海分行缩小营业范围。忍辱偷生的历史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得以改写,凭借与中国的深厚渊源与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汇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家取得内地银行牌照的外资银行、第一家获准在北京向内地居民和企业提供外币银行服务的外资银行、“入世”后第一家向内地企业提供人民币服务的外资银行。今天,汇丰在内地23个城市拥有99个网点,成为在内地网络规模最大的国际性银行。

2010年2月1日,汇丰银行母公司——汇丰控股集团行政总裁Mike Geoghegan连同汇丰控股决策层正式迁至香港,显示了汇丰控股对于新兴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如今正被热议的上海股市“国际板”热门上市候选上市公司中,汇丰是最被看好的一个。有人透露,HSBC计划成为首家在上交所上市的国际企业,向中国投资者发行50亿英镑股票,让普通中国民众也能分享汇丰的成长。

生于港沪,辗转英伦,回归香港,经历数次金融危机而不倒,从偏居东亚一隅的地区性银行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声誉最卓著的金融机构之一、世界的本土银行(the world‘s local bank),中国一直是汇丰魂牵梦萦的出生地、财富之源与梦想之邦。


责任编辑:邱淑群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