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志愿服务频道> 我们在行动 > 正文
"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助空巢老人安享晚年
http://wmf.fjsen.com 2010-05-17 09:34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创意策划 积极为空巢老人提供贴心的服务和真诚的关爱

山东烟台民生社区是个老城区,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60多人。82岁的张德珍老人腿脚不方便,孩子又都不在身边,邻居侯秋影主动说:“在我家安个门铃吧,这样老人一旦有事可以找得到人。”安装了“爱心门铃” 后,侯秋影多了一份责任,平常门铃不响,她也会过去看看老人。

记者了解到,自2003年初,民生社区就开展了为独居老人安装应急门铃活动,他们耐心做好老人邻居的动员工作,让邻居与老人结对,把门铃按钮一端安到老人床头,另一端安到邻居床头,当老人遇到突发事件时,按响应急门铃,就可以通过邻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爱心门铃”“亲情之链”“邻里守望”……在各地的精心组织下,“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以多种形式在中华大地上广泛开展。

广西南宁开展了“邻里守望”关爱行动。针对高龄空巢老人,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形式的互帮互助活动;发放“邻里守望”互助卡,卡片上写有结对人的姓名和电话和温馨提示语:邻居有事出门,请互相照看;邻居需要帮助,请您帮忙;举办社区居民文艺晚会、游园活动等,让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形成“楼院有人看,家门有人望,邻里有人帮”的邻里守望互助格局。

编织“亲情之链”,开展家庭式的居家养老服务。四川省成都市将空巢老人、彩霞助老服务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结成“亲情之链”,试点组建“幸福家庭”。“家庭成员”们定期到空巢老人家中,陪他们聊天散步、健身娱乐。慈善会还为每个家庭发放了“爱心”收放机、爱心健身音乐磁带、爱心福利卡、老年刊物等。

建章立制 推进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各地文明办从志愿者招募培训、注册管理、服务内容及标准等方面建章立制,努力促进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山东潍坊,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工作的责任考核、登记注册、分类培训、表彰奖励机制已经形成。该市文明委将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整体规划,统一安排部署,作为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同时,根据各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成效,安排对志愿服务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调动了社区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据了解,为推动“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 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面向社会募集了5000多万元资金,用于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的教育培训、误餐交通补贴和提供基本工作条件。中央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的资助下,24个全国文明城市(区)和部分先进城市都已启动了“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老年人的真诚欢迎。下一步,中央文明办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动各地各部门将这项志愿服务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真正把这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实事办好办实、办出更大成效,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也将根据各地活动开展情况继续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

最美不过夕阳红。对于走过风雨人生的空巢老人们,志愿者们的一点关心、一份爱心、一片诚心,足以使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从而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