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2010年第10期]《动态与研究》
http://wmf.fjsen.com  2010-05-13 17:24:54 来源:福建省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本刊评论]

 

一次公民道德建设成果的“大检阅”

 

“4·14”玉树地震以来,我省各界踊跃捐款,并通过宣传募捐、赈灾义演、追思悼念、参与救援等方式,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表现出八闽儿女和衷共济的巨大热忱和藏汉一家亲的眷眷深情。特别是我省首次以文明单位集体的名义向灾区捐赠一千多万元,引起社会热烈反响。这既是一次全民性的爱心大传递,也是一次公民道德建设成果的“大检阅”。

八闽重道,海西崇德。福建人民历来就有慷慨大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有英勇救人的老党员王树先、渔民罗成财、捡到巨款不为所动的青年徐丽珍、身陷残疾却还要照顾三个重疾家属的煤矿工人朱邦月等全国道德模范,有捐资上百万甚至上亿元的福耀玻璃集团、恒安集团等知名企业,更有许许多多从事志愿服务的无名英雄。正因为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才形成了富有福建特色的“三平”精神,塑造了文明海西、和谐福建的新形象。

危难显真情。一个民族在最关键的时刻,更显示其强大精神力量。在这次地震灾难中,各级文明单位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意识与藏族同胞共度时艰,无愧为和谐海西建设的排头兵,为推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两个示范”工作发挥了示范作用。这种浩大善举,生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传统美德,代表了我省广大干部、职工与群众高度的道德觉悟,是我省多年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重大成果之一。这种道义支持弥足珍贵,它不仅为玉树同胞带来心灵的抚慰和重建家园的希望,更为重要的是,它集聚了民族精神、彰显了道德力量。

大力弘扬扶危济困、和衷共济精神,这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各级文明单位创建的题中之义。文明创建成果,正是要在应对地震这类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考验中,得到检验和展示。实践证明,只有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人民现实生活需要、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激发群众的创建热情,有效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当前,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把在抗震救灾中形成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要始终坚持不懈地推进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准   印  号:福建省内部资料出版物

出版许可证K149号

 

投稿专用邮箱:dtyj2766@163com

报:中央文明办,省五套班子领导,省文明委成员,省委宣传部领导

发: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县、区党委、政府、文明办,省委宣传部各处室,各兄弟省、市、自治区文明办

(共印800份)


上一页 [1] [...] [12] [13] [14]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徐嵘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