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2010年第9期]《动态与研究》
http://wmf.fjsen.com  2010-05-13 09:36:15 来源:福建省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经验做法]

晋江市加强村规民约建设 深化移风易俗工作

 

移风易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意。晋江民间风俗历来比较复杂,祭祀、婚庆、丧葬、联宗等规仪繁琐,存在不少陋习和弊端。自2007年开始,晋江市委、市政府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大力推移风易俗工作。

从两年多的实践看,晋江市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社会风气有较大好转。主要成效体现在:通过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省办,采取严禁喜庆按户分送“口灶份”、嫁娶分发“女婿烟”,严控丧事“在堂”时间和送葬“阵头”等措施,减轻了群众隐性负担;通过制定、推行村规民约,加强老人协会、移风易俗理事会等基层群众组织建设,组织移风易俗劝导队进行检查劝导,建立登记公示制度等途径,加强了基层自治;通过教育和引导群众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互帮互助、关爱弱势群体活动,提升了群众素质;通过社会知名人士带头简办婚丧喜庆,带头捐助慈善公益事业,新闻媒体造势,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和厉行节约的舆论氛围。近年来,群众自发向慈善机构捐赠公益基金达2500多万元。

晋江市的主要做法是:

1.善于引导造势,形成大环境大气候。群众既是陈规陋习的受害者,也是践行者,主观上有移风易俗的自发性要求,但受世俗观念和从众心理长期影响,碍于“面子”,往往“随大流”,不敢冲破陈规陋习的束缚,需要大力引导。一是突出舆论引导。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组织18家各级重点媒体联合采访,推出一批重头报道,介绍典型事例,推广做法经验,曝光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行为。在《晋江日报》开设“村规民约二人谈”栏目,普及村规民约常识;摄制、播放移风易俗电视教育片;二是突出基层参与。镇(街道)、村(社区)通过动员会、征求意见会、入户宣传、启动仪式、宣誓仪式、踩街活动、规范制作宣传牌以及市民文明学校、老人学校授课等形式,广泛发动,引导群众参与。三是突出队伍培训。举办培训班,组织镇(街道)分管领导、村(社区)主干、文化协管员、村务工作者、老人会负责人和移风易俗理事会成员培训近4000人次,内容涉及村规民约产生背景、功能作用、制定原则、注意事项等,为督促指导各乡镇制定村规民约打好基础。

2.坚持因地制宜,确保可操作可适用。制定村规民约要走群众路线,既要符合社情民意,又要突出各村特色,具有操作性。一是体现广泛性。采取入户走访、分发问卷、召开座谈会和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广泛、反复征求意见,研究村规民约的具体条款,召开村(居)民大会进行充分酝酿讨论、表决通过。二是体现针对性。采取“一村一策”制定村规民约。同时,也针对部分村(社区)间地域界限相对模糊、风俗习惯相似等情况,引导村(社区)采取连片共建的方式,制定统一的村规民约。三是体现适应性。一些村(社区)在执行一段时间后,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对规约内容进行调整修订,使之更切合实际。

3.注重因势利导,全力抓跟踪抓落实。一是抓执行,确保落实到位。明确由村(居)委会、老人会或移风易俗理事会等机构来执行村规民约。部分镇(街道)建立执行督导队伍,有的村(社区)还按角落分设检查劝导小组。一些村(社区)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比如,陈埭镇洋埭村利用户籍计算机管理系统列出本村小孩“时日”的具体时间,提前入户做工作,较好掌握主动权;英林镇东埔村、柯坑村、金井镇围头村、深沪镇群峰村等,专人负责对各家各户婚丧喜庆遵守情况进行逐条登记、公布,增强说服力。二是抓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先后组织对第一批、第二批村(社区)制定执行村规民约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并对第一批进行“回头看”。通过评估验收和“回头看”,发现典型,总结经验,研究对策,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三是抓典型,发挥示范带动。工作启动初期,培育了东埔村移风易俗工作先进典型。召开全市表彰大会,表彰一批工作示范单位和先进单位并组织学习交流。四是抓突破,专项解决难题。市文明委多次召开数相关会议,专题研究解决移风易俗工作中遇到的六项难点问题,有效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持续深化。

4、致力上下联动,做到促共管促合力。实施以镇(街道)为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由市委下发专门文件,召开常委(扩大)会、检查调研会、工作汇报会和文明委成员(扩大)会等会议,进行专项研究部署。各镇(街道)对辖区内村(社区)的村情民俗、组织建设及往年村规民约制定执行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先易后难,分批推进。市文明办、公安、行政执法、卫生、工商、农业、教育、文体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推出相应举措,有效地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市五套班子领导深入挂钩镇、街道进行督查指导,镇(街道)、村(社区)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或移风易俗理事会,建立督查反馈机制,把工作落实情况纳入下点、下村(社区)干部和村(社区)主干绩效考评、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晋江市文明办)


上一页 [1] [...] [4] [5] [6] [7] [8] [...] [14]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徐嵘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