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回应,“电视”原则
一位剧评家表示:“(新《三国》)到了七八集,原著最核心的精神已荡然无存。第七集开始,新《三国》明显失控——无论是历史还是原著都已难见其原版的影子,它完全丧失了最基础的原著精神,露出世俗化的样貌。 ”不少观众认为,新《三国》已经彻底娱乐化,是一部脱离了原著的历史剧。而对于《杨贵妃秘史》,观众更是质疑:该剧究竟是戏说还是篡改历史?
对此,新《三国》的导演高希希回应,“新《三国》在很多方面都和老版不同,如果一样就没法看了。新《三国》只是一个电视剧,它不是小说 《三国演义》,也不是历史,我们得要让它好看。当然也要尊重老版电视剧和原著,毕竟是从这一母体里脱胎出来的。我们是整容不变性,帮忙不添乱。 ”《杨贵妃秘史》的导演尤小刚回应:“编剧在创作前研究了很多历史,历史上有定论的,我们就按史实办事,而在史与实之间,便有发挥的余地了。电视剧就是在观众看得顺畅的前提下,说一些自己想说的话。《杨贵妃秘史》就是写了一个好女人。 ”
一个说要让电视剧“好看”,一个说要“让观众看得顺畅”,尽管字面有所不同,但事实上两位导演不约而同地都说到了“电视剧”的一个原则:剧集本身好看。也因此,给文学原著“整容”,对史实进行“发挥”都有了足够合理的理由。
“大话”题材,也需分寸
电视剧不是小说,也不是历史,电视剧的确有自身的艺术特性。但问题在于,新《三国》和《杨贵妃秘史》之所以饱受质疑,是因为它们本身是两个有着历史底蕴和民间知晓度的故事。“整容”成何种面目或“发挥”到哪种程度,才是观众乐于接受的艺术创新和史实尊重的结合点,只能视民间 “板砖”或口碑的多寡或好坏而定了。
有专家指出,在历史题材电视剧领域有一种不成文的说法:戏说全是编的,正剧基本有据可循。从《戏说乾隆》开始,戏说剧的史实失实一直为人诟病,也一直顶着“扭曲历史观”的原罪;而一些历史正剧在播出时,也会遭批内容“失实”“失据”。有业内人士戏称:“剧作家不拿历史当历史,历史迷不拿电视剧当电视剧,但更多的观众是在拿电视剧当历史。 ”
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火爆伴随传统文化而来,即使剧目再鱼目混珠,至少培养了观众对历史的兴趣。但另一方面,电视剧内容的虚构性又容易误导观众对历史或文学的认知。而后者也正是新《三国》和《杨贵妃秘史》饱受质疑的一大原因。那么,历史题材电视剧究竟该如何“编”?专家指出,“编”不等于糊弄人,突出戏剧冲突的同时,历史框架、历史评价、历史人物的基调都要尊重史实。(记者 李君娜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邱淑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