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校园安保要防止另一种伤害
http://wmf.fjsen.com 2010-05-07 15:50  西风 来源:现代快报    我来说两句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另外一个问题。各种以震慑和制服罪犯为目的的演练场面,不可避免地进入幼小孩子的眼帘,而演练中传导的暴力信息也会影响稚嫩的心理。而这,恰恰有理由让我们平添一层新的不安。

几起校园血案,如此密集,如此毫无人性,的确告诫我们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在对待校园安全和儿童保护的环节上容不得任何疏漏,容不得任何大意。但是,这毕竟是社会矛盾激化而短期骤发的极端事件,有着复杂的背景。我们的社会状况总体还是正常而安全的,社会大局总体是稳定的。强化校园安保、提高防范意识,是今后的一项常态化的建设内容,对校园安全的防护不能给生活在和平状态下的孩子造成另一种心理阴影,让他们感到四周危险很多,坏人很多,对付坏人要果断使用暴力,遇到陌生人要警惕远离,社会变得不再像课本和老师讲授的那样美好,离开家长就没有安全感。等等。

我们确也看到,现在有不少家长上学前反复叮嘱孩子,遇到危险要赶紧跑,碰到坏人要赶紧躲。一些学校也不断给家长发信,要保证每天接送孩子,最好不要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送。颇有草木皆兵之势。

校园安全教育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社会、学校、家长灌输给孩子的防范教育尽管有它的合理性,但不能一概而论,不加区别。一些年幼的孩子认知能力还不健全,不适当的安全教育和刺激会留下后遗症;即使给年龄大一些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也要讲究“心理学”。心理学家建议,用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告知危险原因,同时给予希望,向儿童承诺,危险是暂时的,让他们确信他们有人保护和关爱,不会被伤害。同时尽量不要在他们面前展示暴力,无论是暴力形象还是暴力信息都会对儿童产生身心不适感,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学业成绩,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障碍,影响儿童对社会和对自己的认识。而且,过多防暴的知识经验会导致社会信息加工的偏差,从而引发儿童对暴力“免疫”。如果产生这样的后果,这样的避险教育与其说是一种保护,不如说是一种伤害。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