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
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实效
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实效。年初至今,转变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吹响。
加快转变,结构调整有决定意义。
让轻的重起来,让冷的热起来,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一系列强农惠农的好政策,紧锣密鼓,快马加鞭,造福亿万农民,更为推动“又好又快”打下坚实之基。元宵节刚过,中央财政第一批10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就已全部到位,为春耕加油助力。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1.8%,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
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持续火爆,仅今年3月份,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就达625.2万台,实现销售额124亿元,同比各增3.2倍和4.5倍。“政策引导发挥了巨大作用。” 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常晓村说,今年彩电、手机下乡产品最高限价提高1倍,冰箱等7类产品最高限价提高25%—75%,大大激发了农民的消费热情。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出台直接促消费的政策措施等,有效释放了消费潜能,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愈益强劲。
加快转变,根本出路在自主创新。
“真是天上掉馅饼了!”天津炜杰科技公司董事长宋洪海喜滋滋地说。不久前,这家民营高技术企业无需担保、仅用4项专利质押,即获天津首笔专利权质押贷款2000万元。这正是天津市扶持自主创新的新举措。应对危机冲击,天津千方百计增加创新投入、营造良好环境,收获了累累硕果:超百万亿次曙光计算机投入使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兆瓦级风力发电成套装备制造基地建成……天津的经济发展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不在创新中发展,就会在守旧中淘汰。”中国经济借“换挡”之机实施“创新驱动”的“动力切换”,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企业技改提速,数千亿元资金投向自主创新和重大科技专项,10多万科技人员下基层了解市场需求、推动成果转化、力促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渐成各地各行业实现经济转型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经济迎来一个跃升的高点。
加快转变,生态保护是必然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把中国推到十字路口: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不顾一切追求高增长,还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追求发展的可持续?
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走绿色发展之路成为人们共同的选择。
陕西能源资源丰沃,有人说,只要把资源挖上来、运出去,就能换来一座座“金山”。陕西却强调避免单纯“吃资源饭”。榆林市果断关闭了所有小兰炭企业,并整合关闭小煤矿200多座,“促转变就是要真抓实干。”榆林明确要求:新开兰炭项目,起步规模必须在年产60万吨以上;煤炭项目,就地加工转化率不能低于50%。
把生态环保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我国经济在平稳快速前行的同时,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扎实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调结构的步子更大,清洁生产在各地全面铺开,今年将力争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大城小镇的众多普通人也自觉选择起低碳生活方式。
加快转变,改善民生是重中之重。
“又涨了100多元!”瞅着养老金存折上更新的数字,北京市退休职工朱秋萍满意地笑了。今年,我国40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实现养老金人均月增120多元,并且在春节前全数发放到位,这是养老金连续第六年上调。
改善民生,既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要求,也是扩内需、调结构、解开经济发展诸多难题的钥匙。各地把民生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在有限的财力中,切给民生的那块“蛋糕”越做越大。北京市明确,2010年财政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把更多资金专项用于落实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重庆市虽然面临较大的财政增收压力,年初仍拿出6亿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送温暖惠民生”活动,投入较去年翻了一番。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实在在地惠及百姓:就业机会增加了,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89万人,登记失业率4.2%,实现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来的首次下降。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了,1570万农村老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享受到国家普惠制的养老待遇。全国已有12亿人参加了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险,“病有所医”走向“全覆盖”。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0-04-15福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结业
- 2010-04-1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李卫东谈保护青山绿水
- 2010-04-12“低碳”会影响经济发展吗?
- 2010-04-11刘云山: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思想舆论支持
- 2010-04-02文化产业成为福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