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新世纪十年读书报告 向读者推荐三十本阅读书目
http://wmf.fjsen.com 2010-04-23 11:51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我来说两句

从2000年到2009年,21世纪已经过去了第一个10年。在这10年间,究竟有哪些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值得一读?为此,本报记者对在文化界具有独到见解的诸多人士进行了采访,他们当中有文化名人、资深书评家、知名作家、专家教授,以及著名媒体人,同时,也为读者分类精选出了30本在这10年间独具影响力的图书。

 

从圣坛走进人间的图书

如今,读书这件原本十分寻常的事情正在变得越来越奢侈。根据2009年4月24日发布的中国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成人图书阅读率只有49.3%,也就是说,中国有5成多的成年人在一年里竟没有读过一本书。

调查得出的第一位原因是“工作太忙没时间”,占47.53%。没错,在一个讲究效率、崇尚竞争的社会里,读书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件不合时宜的傻事。在一个恬淡的黄昏或是静谧的夜晚,倚在床角或坐在桌边,伴着一杯清茗,手捧一本书静静阅读、默默品味,随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或喜或悲,在作者的文字中体味对于生命的感悟与态度,这样的情境似乎已经成了只属于上个世纪的剪影。

调查得出的第二位原因则是“没有读书习惯和不喜欢读书”,占34.48%。如此直白的原因似乎并不能归咎于被调查者,因为这原本就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读书,已经不再是人们生活休闲的必选内容。自从读图时代开始后,电视、电脑、广告、CD、卡拉OK、MP4,种种影像声讯,使每个人都被包裹其中,无暇顾及图书的力量与魅力。

不过,与读者的稀缺形成对比的则是,写书、出书这两件原本十分神圣的事情却在变得越来越寻常。回想半个多世纪前的中国,从图书的书写、出版再到阅读都是件可称为“光宗耀祖”的大事,而且,似乎还是上层社会的事。但如今,图书已经从圣坛走到了人间,变得触手可及。同时,书籍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纸质书、电子书,寻常尺寸的书、微型书、口袋书,不出声的书、带音乐的书,普通书、精装书,装入礼品套盒供送礼的书,应有尽有。

当然,也正是因为图书变得越来越低姿态,读者才更需要练就火眼金睛,以防“打眼”,因为在以前,拿起一本书似乎就已经意味着你走上了通往天堂的阶梯,但如今,琳琅满目的图书既有可能带人神游天堂,也有可能把人送进地狱。

所以,无论是精英阅读还是全民阅读,归根结底,读好书才是最正经的事。


责任编辑:徐嵘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