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供官员奢侈品形成产业链 送礼行贿手法创新
http://wmf.fjsen.com 2010-04-20 11:17 来源: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我来说两句
财产申报能否成为突破口
特供官员的奢侈品经过环环周转、层层过滤而变现,这个过程已经在一次次实践中衍生出了日渐完整的“产业链”。
为“雅贿”变现服务甚至是一些古玩艺术品店的主营业务,类似的还有“专营虫草、燕窝、虎骨酒回收代售”的保健品店。而一些烟杂店门口树一块不起眼的硬纸牌:回收名烟名酒,也成了社会默认了的“行规”。这些半地下业务也会常因某些特定事件受到有关部门打击,但总体看,生命力仍然旺盛。
要消灭贿物“创新”及变现的产业链,必先杜绝官员收大礼。而怎样杜绝官员收礼?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等学者认为,官员财产申报是“终极反腐”措施,是一种制度化反腐的要求。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官员财产申报立法是热门话题之一。早在1994年,全国人大已将《财产收入申报法》列入立法项目,然而至今尚未正式立法。
原因在哪里?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纪检监察学会副会长任建明认为,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还有许多问题未解决,如向有关机构报告、向公众公开和具体问责办法等,因此,在地方遇阻属意料之中。四川西昌学院法学教授王明雯认为,在中国建立完善的财税制度是实行官员财产申报的前提,否则无法实现有效监督。
任建明等把推行官员财产申报称为一场“革命”,“革命”已在一些地方进入进行时。
2009年5月,新疆阿勒泰地区纪委出台《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规定(试行)》,随后规定范围内官员的财产申报在网上进行了公示。下半年,上海浦东新区出台试点县处级官员财产公示的意见征求稿。12月,重庆市在司法领域试点干部财产申报。
有人提出,公示家庭财产可从新被列为后备干部的官员、新被提拔的官员起步,这样可减少阻力,推动变革。
“双新”,或是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的突破口、消灭“特供奢侈品”灰色产业链的第一步。■
![]() |
责任编辑:叶玲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