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特别话题 > 正文
特供官员奢侈品形成产业链 送礼行贿手法创新
http://wmf.fjsen.com 2010-04-20 11:17   来源: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我来说两句

什么罪恶,什么流行

上世纪80年代,燕窝几乎是用于送礼的补品类第一选择,“那时燕窝需求量非常大,以至于雨燕都快要灭绝了。”曹保印回忆。

因为公认只有雨燕的窝有极高营养价值,为了获得最好的燕窝,生产者就开始大规模捕杀雨燕。“以至于后来都没有真的燕窝了,但是送礼还是需要啊,所以造假就开始了。”各种染了色的“血燕”涌上礼品柜台。渐渐地,燕窝的价值因为假货充斥而大大贬低。“现在还有真燕窝,跟市场上卖的不是一回事,价格极贵,只在非常高端的场所才有。”

在燕窝之后独领风骚的,就是“后起新秀”冬虫夏草。

但据毛小姐透露,“虫草的价格也是虚高的,过去因为少所以贵,然后大量挖掘,再后来出现了大批假虫草,有的就是用模子压制的染色面粉制品,遭遇假货冲击,虫草价格很不稳定。”

虎制品情况更为“惨烈”。在网上搜索,很容易就可以看到,虎骨、虎肉、虎牙、虎鞭、甚至虎尿都在出售,“就像象牙一样,一旦形成贸易,必然带来大规模捕杀。”曹保印说。

在不久前有关《反虐待动物法》的国际研讨会上,一位学者担忧地告诉本刊记者:“现在一些官员和富人中,以能吃到老虎肉、用虎骨酒而互相炫耀。”

学者认为,规模性圈养老虎,然后再向市场输送老虎相关产品,这个行业会对野生老虎的数量带来灾难性打击。

虎骨酒、虫草、燕窝、鱼翅,精美的补品礼物包装盒背后,常常有触目惊心的利益链条。“官本位之下愈演愈烈的‘特供'之风,让送礼者绞尽脑汁地开发更特殊的新补品,制造更多新概念。但是,什么罪恶,什么就流行---这就是高档补品市场的基本规律。”周梅森气愤地说。■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责任编辑:叶玲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