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文化形态总是在特定的空间存在,在相续的时间里发展。不同的时空环境造就出个性迥异的文化形态,而文化形态的多样存在又凸显出人对文化传统的多元化取舍。“非遗”的意义正是提供了一个让人能够驻足传统、反思传承的契机。长期以来,以发展、创新为目标的文化策略,让许多文化形态在崇尚创造、追逐发展的时候,也无意间放弃了对文化个性的张扬。对于文化传统的“向后看”,正有助于发现那些文化形态的个性所在。
以传统戏曲而言,中国300多个戏曲剧种就是300多个鲜明戏剧个性的呈现,这些戏曲剧种的艺术传统实际是经历了多次的趋同、分化之后的结果。例如福建莆仙戏和梨园戏,上承宋元南戏的唱演规则,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其艺术体制经历过多次的官方体制化改造和民间艺术的熏染,其艺术形态在官方和民间的互动中更趋精严。但是构成这两个剧种独特个性的音乐、表演系统,却始终保持着古老的传统,莆仙戏的“傀儡介”、梨园戏“十八步科母”,以及两个剧种奉行的南曲音乐规范,在长期的创造发展中始终没有被抛弃,并且不断改造着不断渗入其艺术肌体的历代时尚艺术。这种体现在唱演规则中的保守性规范,实际成为莆仙戏艺术个性中至为重要的内容。令人遗憾的是,随着近百年来文化更迭、社会变迁和戏曲政策对福建戏曲艺术的影响,特别是莆仙戏不断地放弃着谨守了数百年的传统表演规范,趋同于京剧、闽剧乃至流行歌舞等时尚艺术,在今天繁荣的福建戏曲舞台上,莆仙戏成套的传统科介体系已经难得一见了。莆仙戏在创造发展和保护传承中出现的失衡,实际成为中国众多戏曲剧种近代以来艺术取舍的缩影。
因此,当前的非遗保护不仅仅要将特定文化形态的所有文化遗存进行保护,更需要仔细辨析不同文化遗存对于文化形态的特定意义。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尊重传统,而传统同样存在多元的内涵,不同的内涵决定着文化形态不同的发展趋向。因此,只有对于文化遗产的“回头看”,才能够辨析出促使文化个性得以延续的因素,才能够做出更加符合文化保护和发展规律的切实举措。
中华文明五千年如缕不绝延伸至今,一直保持着对于优秀传统的充分尊重和对文化传承的戮力奉行,“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传统文化在这样前后审视中,不断地更新创造,不断地相沿既久。对传统文化的“向后看”,正是冷静地理解文化遗产,认真地奉行优秀传统的开始。(王馗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叶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