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及其简称“非遗”,在短短的几年内已然成为文化界的流行词汇,“非遗”所涉及的各类传统文化项目也一次次进入国人的文化视野中。
当“非遗”这个时髦词汇被当代媒体不断地炒作、被商业盈利意外地钟情之时,长期以来承续传统文化的工作,却总是显得格外寂寞,甚至淡出人们的生活。
即以昆曲为例,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肇端于昆曲被列入人类非遗名录,昆曲艺术遗产保护推广中的许多大事也总能成为非遗保护工作的典范性成绩。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于丹“百家讲坛”谈昆曲、连续四届的“中国昆曲节”……等等,似乎都在展示昆曲在成为世界“非遗”之后重获新生的面貌。但是,对昆曲艺术的保护却由来已久。除了人所熟知的“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经验外,上世纪50年代国家重新建立昆曲表演院团、80年代文化部颁布“关于对昆曲采取特殊保护政策的通知”,半个世纪以来对于昆曲表演艺术家经验的记录、整理、宣传等等,都清晰地显示出政府长期以来对于昆曲艺术遗产卓有成效的文化倾斜。如果往前追溯,上世纪民国年间有识文人建立“昆剧传习所”、明清两代宫廷和官方对昆曲持续三百多年的政策保护、清唱曲家对昆曲音乐风格持续六百年的坚守……等等,都在表明一部昆曲发展史实际就是昆曲的保护史和传承史。昆曲艺术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正与这数百年持续不断的文化保护密切相关。
反观昆曲的保护历程,以及回头审视中国目前拥有的26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3项急需保护的遗产项目,以及1028项国家级项目和数量众多的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清楚地发现,当前如火如荼的非遗保护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发明,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觉维护传统的不断延续。显然,对于文化传统的“向后看”,能够促使人们对遗产保护保持长久的维护和寂寞的坚守,促使人们在变化的时空环境中不断地探索适合遗产个性的独特保护方式和有序发展理念。
责任编辑:叶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