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刘琨“闻鸡起舞”故里成谜 无极人还是安国人?
http://wmf.fjsen.com 2010-04-19 11:32   来源:长城网-燕赵晚报    我来说两句

“刘琨是无极人无可争辩”

刘琨是谁?

刘琨(公元271年~318年),字越石,中山魏昌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文学家、音乐家和爱国将领。在其一生中留下了“闻鸡起舞”等四个成语典故,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

“闻鸡起舞”的典故出自《晋书·祖逖传》。史料记载,刘琨二十岁时与祖逖同为“司州主簿”(司州,今河南洛阳一带。主簿,管文书簿籍的官吏),祖逖、刘琨两人意气相投,对于当时内忧外患的国家危局抱着共同的看法,也怀着共同的报国决心。两人夜间同睡一床,经常谈到深夜。有一天,祖逖和刘琨“在睡梦中被公鸡的鸣叫声惊醒,祖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到鸡叫声不吉利,我不这样认为,这是在催促我们起床练剑啊。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寒来暑往,从不间断,最终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后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充分发挥自己的文才武略;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报效国家的愿望。

“中山魏昌,就是今天的无极,这无可争辩。”栗永,石家庄著名文史专家,在听到关于刘琨故里的争论后,淡然地说。他说,从州县历史沿革和县志上,都可以很容易地查到刘琨是哪里人,他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突然冒出一个刘琨是安国人的说法。

“中山魏昌”在今无极县

栗永在听到相关争论后,查了一下史料,对于无极的历史沿革做了简单梳理,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最近,在省内,名人故里之争又起硝烟,这一次争到了刘琨头上。有人说,刘琨不是石家庄市无极人。就我了解的有关刘琨故里的历史资料发出来,以正视听。”

栗永说,据《晋书·刘琨传》记载:“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人,汉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这个著名的刘琨到底是哪里人,“需要搞清楚魏昌和无极有什么关系。”

据有关志书记载,无极域内汉代就设县。西汉时,在县域的西部设毋极县,东北部为苦陉县。东汉时,为了讨吉利,将苦陉改为汉昌。到曹魏青龙三年(公元235年),曹魏政权将毋极、汉昌两县合并,称魏昌县,隶属中山国。这种建制,一直从曹魏,经两晋,延续到南北朝。到了北魏太和十二年(公元488 年),又被一分为二,分设毋极、魏昌两县,连毋极县城也由西部(新城)迁到今无极县城所在地。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这种分、合不时上演。北齐两县并为一县,废魏昌,并入毋极,属中山郡辖。合县的局面还没有维持到50年,转眼到了隋代,又面临分家。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将毋极一分为二,保留毋极,而将魏昌改名为隋昌。进入唐代,县名还是被改来改去。唐武德四年(公元622年),改隋昌为唐昌,天宝初又改唐昌为陉邑;唐武后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改毋极为无极,直到北宋初,将陉邑并入无极,隶属中山府,这种分分合合、改来改去的局面才告结束。

栗永说,了解了无极的政区沿革,可以明了,在刘琨生存的东晋时期,无极域内,正是魏昌县时期,刘琨作为“中山魏昌人”,其故里,无可置疑的在无极,刘琨是无极人。如果拿不出确切、有力的实物证据,要推翻晋书的历史记载,恐怕是徒劳的。


责任编辑:叶玲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