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缤,湖北孝感中院法官,为维护妻子的合法权益,穿着法袍去上访。看着冯缤的遭遇,杂文家鄢烈山感叹道,包括我在内的众人,不敢坚持原则,不敢依法维权,对不公不义的事能忍则忍,不就是自以为理性地在计较成本,患得患失吗?更不用提那些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不要人格,不要原则,昧着良心,蝇营狗苟的人了。他期望如果有更多的人做冯缤这样信仰法律的维权者,枉法滥权者就不可能太顺手,我们社会的法治进程一定会大大加快。
然而,冯缤的一名同事说:“按照法律,他的维权没有错,甚至他的执拗还值得赞赏;按照现实,他全错了!”比如,劳动合同法规定,工作10年,只要劳动者提出,就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是在劳动法领域专家、北京律师时福茂代理的案件中,这一强力保护劳动者的措施竟然没有一例实现。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四壁空空的家里,冯缤说:“中国的法治每一步都要流血,如果我的鲜血能够唤醒司法机关的良知,死是值得的。”他自认为是在为法律的信仰而战。但不可理喻的现实是,这个法官无奈地穿着法袍走到了上访之路。而且借着法袍护身,虽然得以踏入高院门坎,手持冤状博得众人瞩目,最终让“被告”低头妥协,但距离劳动法的保护还是相去甚远,于是他还在“为法律的信仰而战”的漫漫道路上奔波。
冯缤似乎知道,广西桂平市信访办退休主任吴宗明,因自己的住房被强拆,四处反映问题却石沉大海。他不得不感叹“我是搞信访工作的,知道上访没太大作用”。试想,如果连信访办前主任都无法扞卫自己的权益,一般的被拆迁户呢?怪不得,这个2007年就通过司法考试的法官冯缤说:“这几年法律白学了。案子能进入诉讼程序,简直是自己用命换的。”试想,连法官维权都得“用自己命换”,一般人呢?时评人王石川认为,从一般民众到有一定资源的人,他们都遭遇了如此维权之困,法律信仰何以为继,民众权利何以舒展?如果逐渐蔓延,当越来越多的维权之路被堵死,这必然是令人感到可怕的现实,不由人不毛骨悚然。
![]() |
责任编辑:叶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