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老师”的感动里充满冷漠制度的苦涩
http://wmf.fjsen.com 2010-04-14 14:40 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武汉新洲区张店中学历史老师罗一鸣拾荒13年资助60余贫困生被媒体连续报道,这些年来,罗老师资助金额超过2.2万元,还常年帮扶周边5名特困村民,十几年用的牙膏全是学生没用完扔掉的。校长说,节俭即慷慨,奉献才幸福,罗老师就是我们身边活教材。(4月13日《武汉晚报》)
拾荒13年,资助60余名学生,如此数字令人感动至极,催人泪下;罗老师资助资金超过2.2万元,透过如此数字,让公众又难以设想背后的故事。2.2万元,即便是在学校吃饭,也未必够60人的生活开销,可这却明显写着赞助60余人,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笔者不得而知。网友不惜赞美之词,“最美老师”、“最让人感动的老师”等冠名也随之而来,打心里说,笔者并不赞同这些夸赞。
13年拾荒换来2.2万元,这样一笔小数目真不够某些公务员的一顿开销,而这老师却任劳任怨了13年,手上磨满了老茧,岁月洗礼了他的年华。这位老师就如同传说中的“愚公”,用自己觉得正确的方式采用最原始的办法去解决当前的困境,而这样的力量,可谓微不足道,而他这样的事迹又难以复制,毕竟,没有谁再会跟着他的步伐以这样一种原始的方式去为学生谋福利。罗一鸣的事迹也注定是一个只可传诵不可学习的“活教材”,对于整个社会的力量可以忽略不计,其方法又不足以引起共鸣,让更多的人参与,自然也难有“团结就是力量”的可能。
事实上,资助学生,作为一名老师,可以走的正规程序不少,譬如建言、申请,甚至可以向上级反应当地的教育困境,用文明文雅却又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的方法,何乐而不为呢?诚然,如此办法可能并不凑效,那么剑走偏锋,求助于媒体,当看到孩子那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又无书可读或者早早辍学的景象,政府部门怎么可能会视而不见呢?又怎敢枉顾民意不采取任何行动呢?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0-04-14中学老师罗一鸣:拾荒13年资助60余名贫困生
- 2010-04-13拾荒老汉捡到万元钱上交 警察捐款为其病妻做手术
- 2010-04-13中学老师拾荒13年资助60余名贫困生(图)
- 2010-04-1314岁女孩撑起一个家 辍学拾荒供妹妹上学
- 2010-03-22"热心哥"失恋流落街头拾荒 一年多捡钱包六七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