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接力救人的大学生承载不起所有的道德期许
http://wmf.fjsen.com 2010-04-14 14:38   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去年10月24日,湖北15名大学生冒着生命危险,跳入长江,救起两名不慎落水的少年。近半年来,这些学生频繁参加社会活动,耽误了很多课,学校为他们安排了补考,个别学生英语挂科。近日,2009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武汉举行,长江大学“10·24”英雄群体赴汉领取年度人物特别奖。(4月13日,《长江日报》)

这个英雄群体至今获了多少奖?长江大学副校长李家宝说,太多了,具体记不清了,除了本地的,“几乎囊括了去年所有面向全国的奖项”。

英雄的义举感动了国人,唤醒了很多人的良心,对很多人的心灵也完成了一次救赎。他们用实际行动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道德素养做了最好的诠释。从事发到现在,各级媒体对这一先进事迹进行了持续报道,对社会责任、人道主义关怀等普世性的价值进行大力的宣扬。

媒体持续关注和各级政府不断褒奖的背后,一定程度反映了公众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实践的相对缺失。在现实语境下,很多社会个体每一次行为的背后,都有相当的利益考量。都在从自己的本位出发,思考着值与不值。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说,对他人的普遍同情是社会道德的根源。“接力救人”大学生对落水少年的义无反顾是普遍人性的激发。社会是一个共同体,个体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在这个共同体的构筑和维护稳定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接力救人”事迹不仅仅是一个道德标本,也不能沦为道德表演。见义勇为、扶助弱者这些道德行为需要每个个体去实践。让这些大学生不再奔波于领奖台之间,不再被奉为稀有的道德标本来膜拜,“接力救人”大学生载不起所有的道德期待。

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让“接力救人”这样的行为成为一种常态。需要社会的每一个道德主体去完成践行博爱、关怀、正义等价值的“接力”。 (陈兴忠)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