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精神文明创建”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响亮品牌”
http://wmf.fjsen.com 2010-04-06 16:33   来源:中国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二)

今年的2月初,也就是春节前几天,我们中国名博沙龙团队(官方称为“中国互联网知名作家”)应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政府的邀请,考察了该市的“创城工作”,由此,我们了解了一个市级的文明办在现在的党政工作盘子上所处的位置。正像云山同志所说的,真就是一个“抓手”,几乎什么东西都得去“抓”,可见其影响力的扩大和地位的提升。作为我们互联网的写作人,考察完后,写出或肯定或批评的文章,往网络上、自己的博客上一发,也就完事了。谁知,却又引出了新的故事,我不妨将之讲来,与我们文明办的主任们“共享”一番。

考察完鄂尔多斯,很快就春节了。我从武汉参加另一轮的文化活动后回到了老家长沙。因为长沙市也一直在“创城”的竞赛中,而且这些年来确实干得很不错,城市的面貌有很大的改观,精神文明建设确实可以见出成效。但这个时候的我,却接到了一个让我有些意外的电话。电话是长沙市的一个级别不算太低的处级干部打来的:

“看了你发的文明城市考察的系列文章,知道你现在文明城市评比上有一些影响力,能不能利用你的影响力,让长沙市在这一轮的评比中继续落败?”

“这是为什么呢?”我真是有些不理解。

“为什么不为什么的,你应该知道我的意思。”

因为是朋友,我们间瞎开了一顿玩笑,电话也就挂了。但这个电话可以有很多的解读。一方面表明长沙市的城市文明建设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另一方面可能也恰恰表明了长沙市的文明工作已经做得很让人满意了,群众怕长沙市在这一轮评比中进入了“文明城市”行列,因而在继续建设城市文明的各项努力中,松懈下来。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让这个城市的“文明创建”一直在“过程”中、在进行中。

这种情绪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这个故事并不是要对长沙市文明城市建设作出任何评价,而是说明,由文明办主抓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是何样地牵动了民众的心,是何样地代表着他们的切身利益。因为文明城市创建是有一个严格的、科学的测评系统的,任何一个城市要取得“文明城市”这样的资格和称号,必须有各个指标的完全达标。这些指标大到所在城市党政一把手的廉政记录,小到街道上、里弄里的垃圾桶摆放位置及其布点。至于“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等等等等,无一不牵涉到党政各部门,也就是说整个城市社会全部要完成各项硬的、软的指标。正是这各种硬的、软的指标的“达标”,才推动了城市文明的进步,才让民众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提高,幸福指数不断地攀升,人民群众才渐次地过上了比此前更有尊严的生活。

而这一切,都是在文明委、文明办的具体筹划和掌控下实施的。

事有凑巧。前些天,我与中央文明办的同志一起去某地了解廉租房的建设情况,正好当地城市正在做文明城市的城区分片测评,某个镇因为汽车站周边的环境未能达标,扣了分。该镇书记的电话便打到文明办副主任的手机上,我听到一直在那里求情,希望能给他们再次测评的机会,并保证在什么时段里一定改造一些项目,使其完全达标。

看得出,某个地段能不能通过测评达标,一定是与当地干部的考察与使用挂钩的,这就是刚性的东西。这种“刚性”的转换,就是“向人民负责”的精神。推动一个城市的文明建设,就是最大的政绩;一个市获得这样的荣誉,就是最大的荣誉。

看来,文明办所负重任,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的责任了。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