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民生亲友不应受凶杀案“株连”
http://wmf.fjsen.com 2010-03-30 15:1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我来说两句
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犯罪分子的亲友,是犯罪行为直接受害者的亲友之外,另一群直接承担痛苦的人。毕竟,面对亲人成为罪人,面对亲人一手制造的死难,他们内心所受的煎熬、羞愧与懊悔,无直接关联者恐怕难以想象。因此,在一些国家,会把犯罪者的亲属作为安慰的对象。不妨看看曾经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1991年,一名中国留学生卢刚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射杀了三位教授、一位副校长和一名中国留学生,惨案惊动了中美两国。但更让人震撼的是,惨案发生之后的第三天,被枪杀的副校长安·柯莱瑞的家人发表了一封给卢刚家人的信件,信中写道:“当我们在悲伤和回忆中相聚一起的时候,也想到了你们一家人,并为你们祈祷。因为这周末你们肯定是十分悲痛和震惊……我们知道,在这时会比我们更感悲痛的,只有你们一家。请你们理解,我们愿和你们共同承受这悲伤。这样,我们就能一起从中得到安慰和支持。”同样,在2007年的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留学生赵承熙射杀了32名师生然后饮弹自尽,他和他的家长也得到了众多陌生人的宽容与安慰。
这种宽容与安慰,并非滥施同情,凸显的恰恰是文明社会的高贵之所在,也更加反衬出犯罪分子多么反社会、反人性。这也显示出文明社会的自信──文明,始终是比野蛮、残暴强大得多的力量。
总之,面对惨案,我们不可能让时光倒流,重要的是努力去愈合那些被伤害者的伤口,而这些受伤的人不仅包括学生家长,也包括郑民生的家人。如果我们在理解死伤者家属悲痛的同时,也能够用爱化解仇恨,用宽容消除株连,用悲悯克制滥施报复的冲动,才更有可能避免悲剧的重演,才更能让文明、人性的力量压倒野蛮与兽性。(易艳刚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责任编辑:叶玲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