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关灯”不是行为艺术
http://wmf.fjsen.com 2010-03-29 11:21   来源:北京晨报    我来说两句

【核心提示】与去年相比,今年公众对于“地球一小时”的参与热情明显高涨,众多政府部门、写字楼及市政设施等公共地方的景观灯积极响应熄灯的倡议,不少市民也走出家门,一起参与活动。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该活动只是“形式主义”,对于保护地球环境没有太大作用,只是在作秀。

自从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偷到人间,人类就一直在追求光明的足迹,而2010年的3月27日,从20:30开始,人类却主动放弃光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个城市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渐次“接力”熄灯一个小时。

这种暂时的放弃是自愿的,又是被迫的,气候的变化让人类不得不在黑暗中静静地反思,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何关爱地球家园。这种反思的最终指向,实际上还是那个困扰了人类很长时间的命题——生存还是毁灭。这种反思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可以触及的。我国西南地区已持续数月的干旱,牵动着许多人的心,那个用锅盖喝水的孩子,一定喝到了水的甘甜,而对大人们来说,应该能因此明白为什么水是宝贵的资源,应该能因此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有鸟语花香、山清水秀,否则,干裂的河床就是一道道伤口,让我们欲哭无泪。

2007年开始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如今已经是第4个年头。对中国来说,从2009年开始,今年是第2次参与到活动中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且愿意采取一些实际有效的行动,让人欣慰。这说明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触动了大家最敏感的地方——心灵,敏感而不是麻木,才能够看见实际行动。熄灭一盏身外的灯,要同时点亮心中的另一盏灯。“地球一小时”不是简单的熄灯仪式,更不是什么行为艺术,而是一种节约和保护融合在一起的理念。在一个小时的黑暗之中,只有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更加牢固地植入我们的心间,才不枉那一关,才不会虚度那一小时的黑暗。

知名度越来越高的低碳生活,就是这种理念的具体体现。这种生活方式无疑是健康向上的,它是在节约和保护的大前提下,以自律为根本体现。这种生活方式是自愿的,也应该是快乐的,这种快乐一方面来自理念上的认同,另一方面,它不是让人们回到钻木取火的黑暗年代 ,也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让每一个人力所能及、尽力而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看到低碳生活并不会带来什么麻烦,才能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这种生活中来,成为具有时代鲜亮特色的“低碳一族”。

邵显亭 腾讯博客


责任编辑:叶玲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