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史》(上、下)谭元亨编着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由谭元亨主笔的130多万字的《客家文化史》终于付梓了。这部历时八年,增删多次的鸿篇巨制,不仅仅是这么一个拥有近亿人口的族群的第一部文化史,而且是台湾汉民族八大民系中的第一部民系的文化史。它的出现,对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而言,无疑具有带动意义乃至标志意义,它标志着,多元文化在中国不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且发展到了自觉与成熟的阶段,与世界多元文化的浪潮相呼应,并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伟大动力。所谓“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是世界发展的双翼,缺一不可。没有文化的多元化,经济的全球化只会成为强权单一的话语,最终只会令这个世界失去色彩、失去活力乃至生命。因此,在海峡两岸,客家文化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复苏,便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部分,是令人振奋的。
在这部文化史中,他首先是从整个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去把握这么一个民系酝酿、萌发、成长与崛起的历程,我们不难看到,全书对客家先民“中土发祥”,作为全面而又深入的研究,打通了自秦汉至隋唐这么一部中华民族的远古至中古的文化史,并视其为客家文化的“前史”,而不曾完全拘泥于多少次的大迁徙。他又把两宋视为客家民系形成并定型的重要时刻,对其在明、清时期的蛰伏、发展更作了针脚细密的连缀,清晰地勾勒出了这个民系历史演进的轨迹,尤其是文化沉淀的过程,为后来这个民系在近代迅速崛起并惊动了世界埋下了伏笔。而这些,则概括为客家文化的“古史”。
这部文化史新颖之处在于,他把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土地革命及抗日战争中客家突出的历史主动精神,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深刻的剖析,把客家民系的崛起,视为一部“血史”———即由前史、古史与血史构建成为一部“文化史”,这是意味深长的。这其间,史料的发掘意义非凡,连戊戌变法这种一般人认为与客家人关系不大的维新运动,他都找出了极为重要的史料,不仅菜市口喋血的六君子中,有章京行走的刘光第是客家人,而当日唯一呼应变法的省份,即湖南新政,则完全是客家人在主事,其主帅为陈宝箴、黄遵宪,为湖南日后出了一大批革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而黄遵宪与戊戌变法的主帅梁启超,更有不同一般关系。陈宝箴被赐死,黄遵宪也差点被杀。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十大战区司令长官有六位,共产党两大军队(八路军与新四军)均是客家人……中国近代的觉醒与崛起,无不与客家人息息相关。
同样,作者更从全球的历史视野中去审视这么一个民系。首先,他第一个指出,引发永嘉之乱中原移民大规模南迁的原因,是由于欧亚大草原千年不遇的大旱,逼迫匈奴人西迁与南下,西迁的结果是古罗马帝国的灭亡,而南下则受阻于淝水之战北府兵的奋勇当先,从而维系了华夏文明的延续。就这样,他把客家前史,便置之于世界民族大迁徙中,证明这个民系的命运与世界文明的共生关系。
而今,客家人遍布了全球五大洲,不少世界名着中都出现了客家人的生动形象,客家学更成了欧、美、亚大学研究机构中的显学,这证明客家人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所具备的影响力。不了解客家人,就不了解中国,也不了解世界,更成了学术界的共识。所以说,客家文化同样是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超出汉民族其他民系而为世界所关注,自是有深刻、长远的历史背景的。
责任编辑:叶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