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厦发展走廊式布局
专家指出,泉厦发展走廊是环泉州湾地区的主导性力量,晋江至厦门之间的开敞地域是未来的战略性空间,会得到较大的发展。
因此,本方案除晋江—崇武发展轴带、多中心、开敞空间外,还将着力打造一个世贸中心商务区至五里工业区(厦门方向)之间的密集建设带——晋厦发展轴带。该方案的城市核心与Y轴多中心开敞式布局相同,不同的是,本方案着力发展晋江入海口至厦门之间的开敞地域。
据介绍,现实型模式将继续完善“跨界发展”模式,建构洛秀组团和东部海岸旅游带,建议鲤城、丰泽、晋江三市(区)就“晋江风情带”达成协议框架,推动晋江两岸的复兴和开发。
愿景发展模式
■总规圈层式布局
该方案将泉州环湾区域分成战略提升、城市一体化、外围产业空间三个圈层。
其中,战略提升圈层是连接环湾高端职能发展用地,作为未来面向区域的主要公共服务空间;城市一体化圈层连接主要的城市生活型公共服务中心,促进核心区各城市片区生活、就业的紧密联系,以及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外围产业空间圈层包括五里工业园、磁灶工业园、江南工业园和洛秀工业园区,它们在各城市组团的外围,布局集中型的产业园区,将形成外围产业带。
■一湾一江方案
方案将形成“一圈两轴”的空间结构,“一圈”为环泉州湾高等职能服务圈,一经形成,环泉州湾滨海地区将成为区域性中心,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空间载体。
“两轴”分别为晋江—崇武发展轴带、洛阳江生态轴。其中,晋江—崇武发展轴带近期改善整治晋江两岸风光,注入地方特色文化和商业休闲文化,打造泉州的十里晋江风光带,向东延伸至崇武滨海岸线一带,形成晋江—崇武发展轴带。而洛阳江生态轴欲将洛阳江打造成生态绿轴。
■洛阳江“绿心”方案
考虑到洛阳江生态价值的稀缺性,规划部门还提出了围绕洛阳江打造生态绿心的方案。此方案与前两个方案都有类似之处,除了环泉州湾高等职能服务圈、晋江—崇武发展轴带、城市一体化圈层和外围产业空间圈层,方案突出了将洛阳江打造成生态“绿心”。
洛阳江两岸是该方案的战略性空间,该地区的控制与否是“绿心”能否为之绿心的关键所在。
环湾滨海地区成为以公共服务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红色”圈层。
![]() |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