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警惕银幕“山寨”风
http://wmf.fjsen.com 2010-02-26 09:21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问题在于,“山寨”式作品原本是一种剥离现实之后的操弄,却缘何依然能在市场上风行而畅销?不能不看到,面对当下日趋浮躁的文化生态环境,某些以恶搞、戏仿、“无厘头”为特征的山寨影片,竟标榜走所谓“小人物”、“底层感”或“黑色幽默”的路线,却拿下了高票房的纪录,一些不足300万的小制作而赢得翻了近8倍的票房,有的甚至票房过亿。在“娱乐至上”这面旗号的掩护下,巨大的商业诱惑力吸引诸多跟风之作如过江之鲫般地涌来。如《大内密探灵灵狗》,其以古装版的“野蛮”三美搞笑港片里的诸多烂俗元素抖露无遗,乃被网友评作“烂片之极品”, 而票房过亿。《火星没事》则沿袭《小鬼当家》模式抬出一个自吹是“外星小孩”的角色来炮制笑料,《倔强萝卜》实为“疯狂石头”式的仿作,《熊猫大侠》则系《十全九美》原班人马的套拍,至于玩时空穿梭的《隋朝来客》与《我的唐朝兄弟》,招数老旧,了无意趣,票房也都归于惨淡,“恶搞”似乎已届末路穷途。

孰料《三枪》接踵而出,它以标榜“多元化”而将“二人转”里老旧的杂耍、恶俗元素予以大包堆,这显然背离了现实主义的审美精神。这一批专事“恶搞”以博笑的“山寨”影片,背离了银幕创造的当代性、撕裂了喜剧辨美丑而弘扬社会道义的喜剧精神、扬弃了艺术的现实品格,乃彻底与恶俗相拥抱。有无“情怀”关乎作品的人文底色与审美底线,只讲感官的声色之“娱”而抛弃艺术审美的精神之“悦”,虽然二者“都是电影”,但精华与糟粕必然是泾渭分明的“两重天”,不能美丑不辨,情怀不涉。银幕现实主义的审美底线究竟还要不要坚守,这无疑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前不久,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国家第一次从战略高度对振兴文化产业作出整体规划,继之国务院办公厅又颁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作为衡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产业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要着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自觉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文化责任。“山寨”式影片虽然可以在市场上风风火火走俏于一时,但从长远计(不短视地只看当下票房),其文化的负面影响是切切不可无视的。“山寨”在本质上不但与“原创”是对立的,同时又与文化、审美的“多样性”是对立的。“山寨”的泛滥,无疑是对于电影产业原创力的严重削弱,也是对于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生态环境的严重戕害。


责任编辑: 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